她巧妙地将话题从如何得宠引开,“十二公主天真浪漫,正是爱琢磨这些的年纪。倒是贤妃娘娘,大公主近日可好?德妃姐姐,二公主身子可爽利些了?”
云照梨说起大公主前几日学说话的趣事,眉眼间满是温柔。
明德妃也简单说了说明二公主近日天气转凉,咳嗽已好了许多。
郗瑶在一旁听着,一会儿看看这个,一会儿看看那个,似乎对育儿经也有些兴趣,插嘴问了几句,又很快觉得无聊,注意力被桌上的一碟新巧点心吸引了过去。
正说着话,皇后身边的大宫女扶月来了,说是皇后请几位娘娘去凤栖宫说话,顺便也请十二公主过去。
一行人到了凤栖宫,淑太妃面色似乎有些无奈。另有一位面生的年轻女子,穿着端庄,眉眼低垂,坐在淑太妃下首。
“给皇后娘娘请安。”众人行礼。
“都坐吧。”
皇后笑容温和,目光在蔺景然身上停留一瞬,带着些许询问,蔺景然微微颔首示意无碍。
“这位是长孙家的姑娘,长孙妍,靖国公的嫡孙女,今日特来给淑太妃请安。”皇后介绍道。
那长孙妍起身,落落大方地向众人行礼,举止得体,一看便是高门贵女风范。长孙衍这个小妹妹倒是和她哥哥的跳脱风格迥异。
淑太妃拉着长孙妍的手,对郗瑶道:“瑶儿,你来看看长孙姐姐,这才是名门闺秀的样子,你多跟人学学规矩。”
郗瑶撇撇嘴,显然对“学规矩”三个字过敏,但还是好奇地打量着长孙妍。
皇后笑着打圆场:“十二公主性子活泼,自有可爱之处。今日叫你们来,一是瞧瞧颖妃可好些了,二是……”
她顿了顿,“十二公主的婚事,内务府拟了几个初步的人选,本宫想着,淑太妃和公主自己也听听。”
说着,便有女官呈上一份名册。
淑太妃接过,仔细看了起来。郗瑶也凑过去看,看着看着,眉头就皱起来。
“这个太矮了!不行!”
“这个……听说文采好,但是不是身体不太好呀?”
“这个家世倒是不错,可是我不喜欢他爹!”
她叽叽喳喳地点评着,全然不顾及场合,淑太妃在一旁拉都拉不住,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皇后涵养极好,依旧微笑着,偶尔解释一两句。云贤妃用团扇掩着嘴角的笑意,
蔺景然端起茶盏,轻轻吹了吹。
这十二公主,还真是个活宝。
她忽然想起昨日御膳房八卦里提到的,陛下让闲王督建十二公主府和十五皇子府……
正想着,就听见郗瑶突然抬高声音:“哎呀!这个好!闲王兄!皇兄他长得最好看!又风趣!我要是能选闲王兄当驸马就好了!”
“噗——”这次不止挽风,连云贤妃都没忍住,一口茶差点喷出来,赶紧用帕子捂住嘴。
淑太妃的脸彻底黑了,呵斥道:“瑶儿!休得胡言乱语!那是你皇兄!”
皇后也哭笑不得:“公主,闲王岂能入选驸马?这话万万不可再说。”
郗瑶被训得缩了缩脖子,小声嘟囔:“可我就是觉得闲皇兄最好看嘛……而且他府里肯定有很多好玩的东西……”
殿内一时气氛诡异又好笑。长孙妍低着头,肩膀微微耸动,显然也在极力忍笑。
就在这时,宫人通报:“陛下驾到——”
众人连忙起身接驾。
郗砚凛大步走了进来,扫了众人一眼,在蔺景然身上略一停留,才道:“都免礼吧。朕路过,听说皇后这里热闹,过来瞧瞧。在聊什么?”
皇后忍着笑,将方才的名册和郗瑶的惊人之语简单说了。
郗砚凛听完,脸上没什么表情,只看向耷拉着脑袋的郗瑶,淡淡道:“郗瑶。”
“臣妹在……”郗瑶小声应道。
“朕看你精力充沛,想法颇多。”
郗砚凛平稳道,“既如此,从明日起,每日午后去皇家书阁,抄写《礼记》一篇,交由淑太妃检查。何时抄完,何时再想驸马的人选。”
郗瑶的脸顿时垮了下来,又不敢反驳,只好委委屈屈地应道:“……臣妹遵旨。”
淑太妃连忙谢恩:“谢陛下教导。”
郗砚凛又看向那名册,对皇后道:“此事不必急于一时,慢慢甄选即可。十五皇子也将出宫建府,朕已让闲王一并督建。等他忙完这阵,或许也能给些建议。”
众人又坐了一会儿,便纷纷告退。郗砚凛也起身:“颖妃,朕正好要去思政殿,与你同路一段。”
蔺景然应了声“是”,向皇后等人行礼后,跟在皇帝身后出了凤栖宫。两人并肩走在宫道上,张德海带着宫人远远跟着。
“头还疼吗?”
“谢陛下关怀,臣妾无碍了。”
“阿瑞的脚,太医怎么说?”
“需静养些时日,并无大碍。阿瑞很懂事,今日还坚持去了国子监。”
“嗯。”郗砚凛应了一声,沉默片刻,道,“长乐之事,朕已处理。她性子骄纵,日后若再招惹你,不必与她正面冲突,来回朕或者皇后即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