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山带来的关于东边的模糊信息,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洞穴堡垒高层中引起了涟漪。东边,那是他们尚未涉足的区域,更深、更陌生的群山。
“很多人在移动?还有车轮声?”林默手指轻轻敲击着指挥室的桌面,目光落在墙上那张依旧简陋、但正在不断补充细节的地图上,“能判断具体方向和规模吗?”
张大山挠了挠头,有些不确定:“方向大概是东北偏东,距离……估计超过八十公里,甚至更远。动静不小,但很分散,不像是军队行军,倒像是……大规模的迁徙?或者逃难?”
大规模迁徙?逃难?林默眉头微蹙。末世之中,能让成规模人群背井离乡的原因,无非是天灾、**,或者……无法抵抗的威胁。
“加强东面的监控和侦察。”林默迅速做出部署,“大山叔,你的地听能力优先监控东面,有任何异常立刻汇报。雷虎,你的伤也好得差不多了,带上两个人,驾驶山地摩托,前出到三十公里处的老鹰嘴设立临时观察点,携带远程监控探头,注意隐蔽,没有命令不得主动接触任何势力。”
“明白!”雷虎挺起胸膛,经历生死后,他对林默的命令执行得更加彻底。
“另外,”林默看向赵小雨和陈明,“‘壁垒Ⅱ型’和便携式净化护符的研发要加快。我们有客人要来了,是敌是友尚未可知,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
整个堡垒再次高效运转起来。得益于实验室带回来的技术资料和“房东”提供的充沛能源,各项研究的进展可谓一日千里。
赵小雨和陈明成功优化了“壁垒”发生器的能量回路和基板材料,新一代的 “壁垒Ⅱ型净化力场发生器” 体积更小巧,力场强度和稳定性提升了百分之二十,持续工作时间也延长了百分之十五。虽然还无法做到单人携带,但已经可以更快地在关键位置部署。
同时,基于对“净化核心”微型化的初步成功,他们尝试制作出了第一批 “净化护符” 的试验品。这是一种只有纽扣大小、镶嵌着微型净化核心的金属片,可以佩戴在胸前或手腕。它无法形成力场,但能持续散发微弱的净化能量,形成一个贴身的小范围防护,可以有效抵御低浓度蚀能环境的侵蚀和精神干扰,对于长期在外活动的队员来说,意义重大。
林默则结合资料中的能量武器原理,对 “晶能焦点手炮” 进行了最后的调试。这种武器放弃了传统的弹丸,核心是一个小型的晶能聚焦器和能量激发装置,利用标准化“晶能弹匣”供能,可以发射出温度极高、穿透力强的能量射流,有效射程约五十米,是对付重甲目标的利器。他亲自试射了几次,轻易地将百米外一块半米厚的岩石烧熔出一个拳头大的窟窿,威力令人满意。
张大山的地听能力日夜不停地监控着东方。几天后,他带来了更确切的消息。
“动静更清晰了……确实是大规模迁移,人数……恐怕不下五六百人!有老有少,队伍拉得很长。他们好像……在被什么东西追赶?”张大山的脸色有些凝重,“能听到零星的枪声和惨叫,还有……一种很沉闷的、像是重物踩踏地面的声音,数量不少!”
被追赶?林默眼神一凛。能让数百人规模的队伍仓皇逃窜,并且拥有重火力(有枪声)都无法抵挡的,绝不是什么善茬。
“能判断出追赶他们的是什么吗?”林默问道。
“感知不到具体的生命气息……感觉很混乱,充满暴戾……有点像蚀灵,但又不完全一样……更……笨重?对,就是笨重,但力量感很强!”张大山努力描述着。
不是蚀灵,但类似?力量感强,笨重?林默脑海中迅速闪过几种可能的变异生物。
“他们的迁移路线呢?会经过我们这里吗?”
“按照现在的方向和速度……大概率会从我们东北方向约二十公里外的黑风谷穿过。那里是两山之间的峡谷,是通往西边的必经之路之一。”张大山指向地图上的一个位置。
黑风谷……林默目光闪烁。那里距离堡垒尚有二十公里,不算近,但如果那股迁移潮和追赶他们的东西失控,很难说不会波及到这里。而且,他对那支被迫迁移的队伍本身,也抱有警惕。在末世,大规模的流民有时候本身就是一种灾难。
“继续监控。雷虎那边有消息吗?”
“暂时没有,他们刚到老鹰嘴不久,正在架设设备。”
就在林默权衡是否要采取更主动的措施时,指挥室的通讯器突然响起了急促的呼叫声,是雷虎!
“首领!发现情况!”雷虎的声音带着一丝紧张和兴奋,“我们在老鹰嘴观察到迁移队伍的先头部队了!大概一百多人,状态很糟糕,像是经历了苦战,武器装备也很杂乱。他们后面……他娘的!是‘石像鬼’!好多石像鬼!”
石像鬼?林默瞳孔一缩。那是一种末世后出现的、由岩石和某种惰性蚀能结合产生的变异生物,它们体型庞大,皮肤坚硬如花岗岩,力大无穷,行动相对迟缓,但防御力极高,普通的枪械很难对它们造成有效伤害。难怪那支队伍有枪也挡不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