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古树的本源能量如同永不枯竭的甘泉,持续滋养着希望之种。
林默三人贪婪地吸收着这份馈赠,原本因透支而黯淡的意识核心逐渐重新焕发光彩,文明之核的修复进程也在赵小雨的精密调控下稳步推进。
萎靡的叶片舒展开来,色泽愈发深邃晶莹,仿佛内里蕴藏着一整片浓缩的森林。
恢复,是当前的第一要务,但并非唯一。
生命古树关于“形态转化”的指引,如同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一颗更具野心的种子。
然而,无论是恢复还是未来的转化,都需要一个更加稳定、安全且能量充沛的“根据地”。
仅仅依靠生命古树的远程支持和净化山谷这片区域,已然不够。
“我们需要建立自己的‘基地’。”
林默的意念在恢复了些许力量后,首次提出了这个构想,“一个以我们为核心,能够自主循环能量、具备一定防御与生产能力的据点。不能总是被动依赖林族的庇护。”
这个想法立刻得到了赵小雨和张大山的一致赞同。
“早就该这么干了!”
张大山兴奋道,“老是缩在这一个坑里,憋屈!咱们得有自己的地盘!”
“可行性很高。”
赵小雨迅速进入分析状态,“我们拥有生命古树授予的局部环境操控权限,有文明之核中关于能量构筑和生态循环的海量知识(尽管大部分尚未解析),还有我们三人分别擅长的领域。完全可以在此地基础上,进行升级和扩建。”
计划一经确定,便立刻开始执行。
三人分工协作,效率惊人。
林默作为总规划师和能量核心,负责基地的宏观蓝图设计与主要能量网络的架构。
他不再满足于仅仅引导地脉能量,而是开始尝试利用文明之核中那些关于“能量矩阵”、“生态模组”的碎片知识,结合这个世界的规则,设计一套更加高效、更加智能的能量收集、储存与分配系统。
他以希望之种所在处为绝对核心,规划出能量塔、防御环、培育区、解析工坊等数个功能区。
赵小雨则是技术总监与执行者。
她利用平衡之力那无与伦比的精细操控能力,将林默设计的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
她引导着地脉能量,如同最灵巧的织工,在地底编织出复杂而有序的能量回路;
她调和着不同属性的能量,使其在特定的节点汇聚、转化,形成初步的、具备不同功能的能量构造体——比如,在规划的能量塔基座处,一个由纯净生命能量高度压缩形成的翠绿色晶体正在缓慢生长;
在防御环区域,一层无形的、兼具物理阻碍与能量偏转效果的力场正在悄然形成。
张大山则发挥了“工程总监”与“环境协调员”的作用。
他的自然共鸣能力在基础建设中发挥了意想不到的巨大作用。
他不需要动手,只需将意念与周围的大地、岩石、植物沟通,它们便会如同最听话的工人,在林默规划的位置自动塑形、排列——坚硬的岩石在他共鸣下变得柔软,塑造成地基或墙体后又恢复坚固;
巨大的原木自动滚来,榫卯契合,搭建起雏形架构;
甚至一些特性合适的藤蔓和灌木,也会在他的引导下,自动缠绕、生长,形成天然的伪装或辅助结构。
他还能敏锐地感知到地底水脉、矿藏的位置,为基地的资源供给提供保障。
这是一幅奇妙的景象:没有喧嚣的工人,没有叮当作响的工具,只有静谧森林中,土地无声地隆起或凹陷,植物有序地移动与生长,能量如流水般在看不见的管道中奔涌。
一个充满生机与未来感的基地雏形,正在以一种近乎自然演变的方式,从这片饱经创伤的土地上“生长”出来。
艾拉和几位林族长老曾前来探望,看到这近乎神迹的建设场面,无不震惊得目瞪口呆。
他们能感受到那片区域澎湃的生命力与一种难以言喻的、井然有序的“规则”之力,这远超他们对自然魔法的认知。
“星星的旅人……你们这是在……”
艾拉仰望着那已经初具规模、散发着柔和光芒的能量塔基座,喃喃自语。
林默通过生命波动,向她传递了关于建立“守护据点”的意念。
“原来如此……”
一位年长的林族长老抚摸着胡须,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以自身为根,凝聚森林之力,构筑不朽壁垒……古树爷爷的预言,正在一步步实现啊。孩子们,需要什么帮助,尽管开口,林族永远是你们的朋友。”
得到了林族官方更进一步的认可与支持,基地的建设更加顺畅。
一些林族特有的植物种子、拥有特殊特性的石材、乃至记载着古老自然知识的卷轴,被陆续送来,融入了基地的建设中。
短短十数日,一个功能初备的小型基地已然成型。
中央是希望之种与其下的文明之核,以及那座已长至半人高、不断汲取着阳光与地脉能量的翠绿能量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