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在森罗基地有条不紊的运转中悄然流逝。
能量塔的光芒日益稳定璀璨,如同森林中一颗永不熄灭的晨星。
地底深处,那条连接着γ-7的微小通道,持续不断地输送着温和而纯净的生命能量,如同耐心的医者,一点点滋润着古老造物近乎枯竭的核心。
这一日,赵小雨的意念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振奋,在基地核心区域扩散开来:“林默,大山叔!能量信标与γ-7的初级连接稳定了!它刚刚反馈了一小段关于‘基础生态维护协议’和‘低耗能材料重构’的数据包!”
一直在主导能量循环和监控地脉的林默,以及正在引导一片新开垦的晶化土地塑造防御工事的张大山,立刻将注意力集中过来。
“哦?快说说,有啥好玩意儿?”
张大山迫不及待地问,他对于这些“上古科技”充满了好奇,总觉得能捣鼓出点厉害家伙。
林默则更为沉稳:“解析出具体内容了吗?是否有实用价值?”
赵小雨的意念在解析工坊中流转,将接收到的信息共享出来:“‘基础生态维护协议’主要涉及如何高效调和不同属性的能量以促进特定植物生长、净化受污染土壤和水源,其效率远超我们目前依靠自然共鸣和生命能量浸润的方式,尤其是对‘蚀变之毒’这类高侵蚀性能量残留的分解,提供了几种全新的催化模型。”
她顿了顿,语气中带着研究的专注:“而‘低耗能材料重构’技术更有意思。它描述了一种利用特定频率的能量场,引导基础物质(如土壤中的硅酸盐、金属微粒)在分子层面进行重组,形成兼具植物韧性、金属强度以及能量导通性的复合材料的方****。这种材料被γ-7的记录称为‘活性晶化基材’。”
“活性晶化基材……”
林默重复着这个名词,脑海中瞬间闪过无数念头。
这种材料,听起来简直是为他们构想的“新形态”量身定做!
既能保持与植物核心的亲和力,又能提供足够的结构强度和能量传导能力,最关键的是,其制造过程能耗较低,符合他们当前的能量储备水平。
“小雨,立刻重点分析‘活性晶化基材’的合成条件与具体参数。大山叔,配合小雨,调动基地储备的合适物质,准备进行初步试验。”
林默迅速下达指令,心中那个关于新形态的构想变得更加清晰和迫切。
“明白!”
赵小雨立刻投入紧张的数据解析和模型构建中。
平衡之力让她能极其精细地操控能量,模拟出γ-7数据包中描述的那种特殊能量场。
张大山也来了精神:“好嘞!老子这就把东边那片刚凝聚的‘铁木岩’矿脉给梳理一下,看看合不合用!”
森罗基地再次进入高效的研究与试验状态。
赵小雨在解析工坊内,小心翼翼地调整着能量塔输出的生命能量,混合着从地脉中提取的土元素之力,试图复现那特殊的“物质重构场”。
张大山则源源不断地将初步筛选、富含硅和微量金属元素的土壤和粉碎的岩石样本送入能量场中。
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最初几次尝试,要么能量场频率不稳导致物质结构崩溃,化作齑粉;
要么能量属性冲突,引发小范围的能量紊流,差点损坏工坊的监测符文。
但赵小雨没有气馁,她如同最耐心的工匠,一次次记录数据,调整参数。
林默则在一旁,结合自己前世对能量物质转化的粗浅认知和文明之核中偶尔闪过的灵感,提出方向性的建议。
终于,在经历了数十次失败后,解析工坊中央的能量场内,一团原本灰褐色的土壤混合物,在稳定而奇异的能量场作用下,开始发出微弱的莹白光芒。
物质颗粒如同拥有了生命般,自行排列、组合、融合,颜色逐渐转变为一种温润的、带着木质纹理的乳白色,表面却泛着类似陶瓷或晶体的光泽。
能量场稳定输出一小时后,一块约莫巴掌大小、触手温润、却异常坚韧的乳白色板材悬浮在空中。
“成功了!”
赵小雨的意念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成功的喜悦,“初步检测,硬度接近高品质钢铁,韧性极佳,能量导通性良好,对生命能量的亲和度超过预期!这就是‘活性晶化基材’!”
“好家伙!这玩意儿摸着像玉,看着像木头,硬度还真不赖!”
张大山的意念探过来,好奇地“戳”了戳那块板材,感受到其传来的坚实触感。
林默心中一定,最关键的材料问题,看到了解决的曙光。他立刻道:“小雨,辛苦你继续优化合成工艺,提高效率和成品率。大山叔,扩大基础物质的收集和预处理规模。我们接下来,要尝试用这种材料,结合能量构筑,为我们自己打造‘躯壳’!”
新形态的构建,远比合成一种新材料复杂得多。
这涉及到能量核心(希望之种)与外覆躯体的连接、能量回路在拟态躯体中的铺设、意识对躯体的精确操控、以及不同形态之间的切换与稳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