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破的“根须守护者”静静矗立在解析工坊的强化能量场中,如同一个经历恶战、亟待休整的巨人。
赵小雨的平衡之力如同最灵巧的织工,引导着优化后的“活性晶化基材”流质,精准地填补着装甲上的裂痕,重新编织内部受损的能量回路。
新材料的能量抗性和导通性提升明显,修复过程比预想中顺利许多。
林默的意识核心在希望之种内缓缓旋转,汲取着地脉能量,修复着强行连接带来的意识创伤。
他的思绪却并未停歇,如同最精密的雷达,扫描着基地的每一个角落,分析着当前的局势。
“收割者协议”的威胁如同悬顶之剑,ζ-12的覆灭绝非终结,而是一个开始。
被动防御绝非长久之计,必须主动提升实力,扩大优势。
“大山叔,外围清理情况如何?是否有可利用的残骸?”
林默的意念传出,沉稳有力,听不出丝毫之前的虚弱。
“差不多了,林小子。”
张大山的回应很快传来,带着一丝嫌弃,“这帮铁疙瘩,拆碎了也就是一堆废铜烂铁,能量核心都自毁了,屁用没有!不过,它们那个能喷酸液和喷火的玩意儿,结构倒是有点意思,老子让几棵活化树试着模仿了一下,弄出了能喷射强腐蚀树液和黏着性树脂的变种,算是有点收获。”
因地制宜,化敌之长。
这倒是符合张大山的风格。林默心中微动,这或许可以作为基地防御体系的一个补充。
“很好,将这些变种植株在防御环带外围特定区域进行培育。”
林默肯定道,随即话锋一转,“基地的防御不能只依靠拟态武装和固定工事。小雨,基于我们对ζ-12能量信号和攻击模式的分析,能否设计一种大范围的能量干扰场或者探测预警系统?”
解析工坊内,赵小雨一边维持着修复能量场的稳定,一边调出了之前记录的战斗数据。
“可行性很高。”
她迅速回应,“ζ-12的指挥信号和机械单位的协同,依赖于一种特定的高频能量脉冲。我们可以设计一种反向干扰场,在探测到类似脉冲时自动激活,扰乱它们的协同。至于预警,可以利用‘活性晶化基材’优良的能量导通性,在基地外围地下铺设一个巨大的能量感应网络,任何非己方的能量源进入范围,都能提前预警。”
“这个好!”
张大山插话道,“要是早点有这玩意儿,咱们也不至于等它们快到门口了才发现!”
“那就立刻开始设计并部署。”
林默拍板,“优先级仅次于拟态武装的修复与优化。能量供应方面,我会协调地脉节点,确保充足。”
他顿了顿,意识扫过那堆积如山的机械残骸,一个念头浮现:“另外,这些残骸,或许并非完全无用。尝试分离出其中尚且完好的金属部分,尤其是那些具有一定能量抗性的合金。我们可以用它来强化基地建筑的结构,或者作为制造更大型防御工事的基础材料。”
废物利用,是末世生存的基本法则。
前世,他就是靠着捡拾废墟中的资源,一步步建立起最初的庇护所。
“明白。分离和熔炼工作可以交给活化土壤和地火能量来完成,效率不会太低。”
赵小雨记下了这项新任务。
基地的发展蓝图在林默脑中逐渐清晰。以希望之种和文明之核为核心,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防御与生产体系:最外层是能量感应预警网络和自然陷阱(包括张大山搞出来的变异植物);中间层是强化后的荆棘屏障、地陷陷阱以及可能的大型固定防御工事;内层则是拟态武装的机动防御和能量塔的支持。
而这一切的基础,是能源、材料和信息。
“对γ-7的能量输送再提升一个级别。”
林默做出了指示,“我们需要更快地从它那里获取信息,哪怕是碎片化的。同时,尝试分析它反馈能量中的信息流,看看除了‘生态维护协议’和‘材料重构’之外,是否有关于‘收割者’弱点或者‘方舟’其他功能单元的信息。”
“风险会不会太大了?”
赵小雨有些担忧,“加速能量输送,可能会让我们被‘标记’得更明显。”
“风险与机遇并存。”
林默语气坚定,“我们现在就像在黑暗中摸索,γ-7是唯一已知的火炬。就算会引来注意,我们也必须抓住机会,在下一波攻击到来前,尽可能多地获取情报,提升实力。被动躲藏,最终只有死路一条。”
这是他用前世十年血泪换来的教训。
末世之中,退缩和犹豫,往往意味着灭亡。
赵小雨沉默了片刻,显然被说服了:
“好,我调整能量输送协议。”
森罗基地如同一个精密而高效的机器,在林默的统筹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起来。
能量塔的光芒更加凝练,地底的能量脉络以前所未有的幅度扩张、延伸,将更远处的地脉节点也纳入汲取范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