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万识之晶”碎片带来的信息洪流,如同一次剧烈的脑部风暴,让林默三人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都处于一种信息过载的眩晕状态。
无数陌生的名词、复杂的公式、精妙的结构图在他们意识中翻滚、碰撞,需要时间去沉淀、梳理和理解。
但危机感如同鞭子,驱使他们尽快从这知识的海洋中打捞出能立刻增强实力的珍宝。
首先取得突破的是赵小雨。她的平衡之力和研究员本能,让她对能量和物质相关的信息尤为敏感。
在勉强压制住脑海中翻腾的其他知识后,她首先锁定了几项对基地防御和拟态武装提升最直接的技术。
“林默,大山叔,我整理出了几项可以立刻着手应用的技术!”
赵小雨的意念带着疲惫,却难掩兴奋,“首先是能量核心!方舟资料里有一种名为‘聚变之心’的小型化高能核心的设计蓝图,虽然只是基础版本,但其能量密度和输出效率,远超我们目前依赖的地脉能量和能量塔!如果能制造出来,哪怕只有一个,也足以让基地的能量水平提升一个档次!”
“小型聚变核心?”
张大山倒吸一口凉气(意识层面的),“乖乖,这玩意儿听起来就带劲!能造吗?”
“材料要求很高,需要几种特殊的催化金属和超导材料,我们现在没有。”
赵小雨话锋一转,“但是,资料里还有一种过渡方案——‘生物质能熔炉’!可以利用高密度压缩的有机质(比如我们培育区的富余作物、甚至部分蚀变兽的有机残留)在特定能量场下进行高效裂解,产生稳定且强大的生物能量,效率比我们现在的方式高出五倍不止!相关能量场的构筑材料和原理,我们基本具备!”
“生物质能熔炉……这个好!原材料咱们不缺!”
林默立刻拍板,“优先建造这个,解决能源瓶颈。”
“第二项是防御技术!”
赵小雨继续道,“一种名为‘相位偏转护盾’的原理。它并非硬抗攻击,而是在遭受冲击的瞬间,通过超高速计算和能量场微调,将攻击能量的大部分偏转到其他维度或者分散到更大的护盾面积上,对点杀伤和能量攻击的防御效果极佳!虽然完整版的相位护盾需要强大的计算核心和能量源,但我们可以先弄个简化版,结合我们现有的能量护罩,防御力也能大幅提升!”
“偏转攻击?这个厉害!”
张大山眼睛一亮,“要是早点有这玩意儿,上次那‘清道夫’的光束说不定就能偏开了!”
林默点头,这技术正是他们目前急需的。“尽快拿出简化版的设计方案。”
“还有材料方面!”
赵小雨越说越兴奋,“方舟资料里有一种名为‘活性记忆金属’的合成方法,这种材料不仅具备自我修复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记录并适应承受过的攻击类型,多次承受同类型攻击后,其抗性会显着提升!虽然合成需要几种稀有元素,但我们或许可以从ζ-0的残骸,或者后续收集的其他‘收割者’造物中提炼替代品!”
自我修复、适应性强化!这简直是拟态武装梦寐以求的材料!林默仿佛已经看到修复并强化后的“根须守护者”和“风行猎手”披上这层新装甲的英姿。
“另外,关于拟态武装本身,也有优化方案。”
赵小雨最后补充,“资料里提到一种‘神经织网’技术,可以大幅提升意识与拟态躯体的连接效率和精度,减少延迟和能量损耗,甚至能实现更复杂的多线程操作和细微动作控制!”
能源、防御、材料、操控……方舟文明留下的“火种”,几乎是为森罗基地量身定做的升级大礼包!
“干得漂亮,小雨!”
林默毫不吝啬地赞许,“立刻根据优先级,制定详细的研发和建造计划。大山叔,你配合小雨,调动一切可用资源,尤其是加快对ζ-0残骸和其他战场残留物的分析提炼,寻找合成新材料所需的元素。”
“没问题!老子这就把那些破烂再筛一遍!”张大山干劲十足。
“至于我,”
林默眼中闪过一丝锐芒,“我需要从这海量信息中,找到关于‘肃正协议’和那个最近‘希望坐标’的更详细信息。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分工明确,森罗基地再次高速运转起来,但这一次,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底气和方向感。
赵小雨首先带领着几个由活化树木和基础傀儡构成的工程小组,开始在能量塔旁边,建造第一台“生物质能熔炉”。
复杂的能量符文被以更高的精度镌刻在特制的基座上,利用优化后的“活性晶化基材”构筑反应腔室。
几天后,当第一捆压缩好的高能量作物被投入熔炉,在特定频率的能量场激发下,化作一股汹涌而稳定的翠绿色能量流,注入基地能源网络时,所有人都能感觉到,基地的“心脏”跳动得更加有力了!
紧接着,简化版的“相位偏转护盾”发生器开始替换原有的部分护罩节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