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老林子里头有个屯子叫靠山屯,屯子东头住着个老跑山客,人都喊他刘老杆儿。刘老杆儿年轻时走南闯北,见识广,肚子里装的全是稀奇古怪的故事。夏天的夜晚,屯里人聚在场院乘凉,都爱听他讲古。
这夜月光如水,刘老杆儿叼着烟袋锅子,慢悠悠讲起一桩往事。
“这事儿啊,得从咱们屯过去的盐贩子钱老歪说起...”
钱老歪本名钱守财,因为走路斜肩歪膀,心眼也歪,得了这么个诨名。靠山屯地处偏僻,官盐难得,钱老歪就干起了私盐贩运的营生。他有个连襟在营口盐场当个小管事,常能弄些私盐出来。钱老歪每月跑一趟,用大车拉回来,在周边村镇贩卖,赚得盆满钵满。
这年腊月里,钱老歪照例去拉盐。临行前,他婆娘提醒道:“当家的,听说近来道上不太平,黑风岭那边闹黄仙,好几辆货车都出了邪乎事。”
钱老歪不以为然地啐了一口:“扯犊子!哪来的黄仙白仙,老子走了这些年,毛都没见过一根!”
他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暗自嘀咕。前几天他确实听说黑风岭一带出了怪事:有辆运粮车好好走着,突然马惊了,连车带粮翻进沟里;还有辆拉山货的车,半夜停在路边,早上发现车轱辘全不见了。
钱老歪多了个心眼,出发前特地跑到屯子供奉的胡三太爷牌位前,恭恭敬敬上了三炷香,嘴里念叨着:“胡三太爷保佑这趟平安顺利,回来一定给您老上大供。”
说是这么说,等真从连襟那儿拉回满满一车私盐,赚银子的心思就占了上风。回来的路上,他心里拨起了算盘:这车盐要是掺上一半沙子,少说能多赚二十两银子。胡三太爷的供品嘛...买几根便宜香糊弄一下得了。
车到黑风岭时,天色已晚。这地方山高林密,常年雾气昭昭。车把式有些发怵,劝道:“东家,要不咱找个地方歇一夜,明早再过岭?”
钱老歪抬头看看天色,骂道:“歇什么歇!这荒山野岭的,万一真有劫道的,连个躲处都没有!赶紧的,加把劲过岭,大不了多给你加五十文钱!”
车把式不敢再多言,赶着马车吱吱呀呀上了岭。
行至半道,忽然前方雾气中闪出两点绿光。拉车的骡子猛地停步,喷着响鼻不敢前进。车把式揉眼一看,吓得声音都变了调:“东、东家...你看那是什么?”
雾气中走出一只通体雪白的狐狸,眼睛如同绿宝石一般,在暮色中闪闪发光。最奇的是,这白狐居然人立而行,前爪还像人一样抱在胸前。
白狐口吐人言:“路上的君子,且留步。”
车把式吓得直接从车辕上滚了下来,躲在马车后面瑟瑟发抖。钱老歪也是头皮发麻,但强作镇定道:“你、你是哪路仙家?为何拦我去路?”
白狐作了个揖:“君子莫怕,我乃黑风岭修行的狐仙,今日拦路非为别事,只求君子一句口封。”
钱老歪一听“口封”,心里咯噔一下。他早年走江湖时听过,有些修仙的精灵会向人求口封,若人说它像神像仙,它便能道行大涨;若说它像妖像怪,可能百年修行毁于一旦。
白狐继续说道:“我修行三百余年,今日恰逢天劫。请君子看一看,我像人还是像神?”
若是平常人,多半会说“像神”,结个善缘。可钱老歪眼珠一转,恶从胆边生:这狐狸精偏偏这时候来讨口封,分明是故意拦路。要是说它像神,它得了道行,说不定还会纠缠不休;不如...
他冷笑一声:“我看你尖嘴猴腮,不像神也不像人,倒像个偷鸡的畜生!”
白狐闻言,眼中绿光大盛,浑身毛发无风自动。它厉声道:“好个钱守财!我本见你车上载盐,想给你个造化。你既如此恶毒,就休怪我不客气!记住:你如何昧良心,火如何烧你身!”
说罢白狐化作一道白光,消失在密林中。
车把式战战兢兢爬出来:“东家,你、你怎么能这么说?得罪仙家可不得了!”
钱老歪强装镇定:“怕什么!不就是个畜生装神弄鬼?赶紧赶路!”其实他心里也发虚,但想到一车盐值不少钱,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走。
好不容易下了黑风岭,前方有个大车店。钱老歪这才松了口气,对车把式说:“你看,这不是平安出来了?哪来的什么报应!”
当晚在大车店住下,钱老歪做了个怪梦。梦中那白狐又来了,冷笑着说:“你以为出了黑风岭就没事了?告诉你,我已在你的盐车上做了记号。三天之内,必有大火焚车!”
钱老歪惊醒后,浑身冷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他天不亮就爬起来,仔细检查盐车。果然在车篷角落发现一撮白毛。
他心下大惊,连忙找来店老板询问:“这附近可有什么道观寺庙?或者出马仙家?”
店老板想了想:“往南十里有个胡仙堂,供的是胡三太爷,挺灵验的。”
钱老歪二话不说,骑马就往胡仙堂赶。到了地方,只见一座小庙香火缭绕。他请庙里的香童找来一位老道士,将昨日遭遇一五一十说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