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村口有棵老槐树,不知活了几百年,树干需三个壮汉方能合抱。夏日里枝繁叶茂,投下好大一片阴凉,村中老少都爱在树下歇脚谈天。唯独到了夜深人静时,没人敢近那老槐树三丈之内——村里世代相传,说那树下住着一位黄大仙,最不喜人夜间打扰。
村西头住着个王老六,四十出头,是个木匠,手艺在十里八乡都叫得响。这人有个毛病,就是不信邪,嘴上常挂着一句:“哪来的什么大仙小鬼,都是人自己吓自己!”
这年夏天特别热,王老六接了邻村一桩活计,给一户人家打整套家具。为赶工期,他常常做到深夜才提着工具箱往回走。
这晚月明星稀,王老六多饮了几杯,哼着小曲往回走。路过老槐树时,忽觉内急,见四下无人,便对着老槐树根就要小解。
同行的邻居老张忙拉住他:“使不得!使不得!这老槐树有灵性,冲撞了黄大仙可了不得!”
王老六哈哈大笑:“什么黄大仙白大仙,都是你们编出来唬人的!我偏要试试,看能奈我何?”说着当真对着树干撒了一泡。
老张吓得面如土色,连连作揖告罪,拽着王老六匆匆走了。
当夜无事。第二天,王老六还得意洋洋地对村里人说:“瞧见没?什么报应?都是你们自己吓自己!”
谁知第三天一早,王老六刚起床就觉左腿不对劲,走路一瘸一拐的。到得下午,那腿肿得发亮,疼得他呲牙咧嘴。请了郎中来瞧,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敷了几贴膏药,反而越发严重了。
王老六的老婆急了,偷偷备了香烛纸钱,趁夜到老槐树下磕头赔罪。回来时脸色稍缓,对王老六说:“我求了黄大仙,他老人家说只要你诚心认错,备上三牲礼酒,明晚子时来树下谢罪,便饶了你。”
王老六疼得满头大汗,嘴里却还硬气:“胡扯!定是前日做工时磕碰了,过几日自会好!”
然而他的腿不见好转,反而开始溃烂流脓。又请了几个郎中,都束手无策。王老六躺在床上哼哼唧唧,眼看一条腿就要保不住。
这天深夜,王老六正疼得迷迷糊糊,忽见一道黄影闪到床前。定睛一看,是个尖嘴瘦腮的黄衣老者,手持藤杖,指着他的鼻子骂道:
“无知竖子!老夫修行三百载,保这一方风调雨顺,便是城隍爷也要敬我三分。你竟敢辱我门庭,本当取你性命,念你家中老小无辜,只略施惩戒。不想你毫无悔意,既如此,明日便取你这条腿罢!”
说罢,黄衣老者化作一道黄烟而去。王老六惊出一身冷汗,醒来后见溃烂处已发黑坏死,这才信了邪,吓得魂飞魄散。
天刚蒙蒙亮,王老六就让老婆孩子扶着,备了肥鸡、猪头、鲤鱼并一坛好酒,哭喊着爬到老槐树下,磕头如捣蒜:
“大仙饶命!小人有眼无珠,冲撞仙家,以后再不敢了!求大仙发发慈悲,饶了我这条腿吧!”
他磕得额头见血,声音嘶哑。围观村民越来越多,纷纷议论纷纷。
正在这时,村中李老汉推开人群走来。这李老汉年轻时曾在外学过几年道法,村里遇上邪乎事都找他。
李老汉查看王老六的伤腿,又绕老槐树转了三圈,而后点起三炷香,对着槐树拜了三拜,开口道:
“黄大仙息怒。王老六冲撞仙家,原是不该。但他家中上有七十老母,下有嗷嗷待哺的幼子,全靠他这手艺吃饭。若没了腿,一家生计无着。望大仙念他初犯,饶他这次。我让他每月初一十五必来上供,年年节礼不缺,如何?”
树上树叶无风自动,沙沙作响。李老汉侧耳倾听片刻,转头对王老六说:“大仙说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要你在树下跪满三日,每日晨昏叩首百次。此外,须得将功补过。”
王老六连忙磕头:“但凭大仙吩咐!小人一定照办!”
李老汉又道:“村东小河久未疏浚,每逢大雨便淹没农田。大仙要你牵头募资,十日内将河道清理疏通,可能做到?”
王老六哪敢说个不字,连连应承。
说也奇怪,王老六应下这差事后,腿上的疼痛当即减轻大半。他不敢怠慢,当真在树下跪了三天,之后拖着尚未痊愈的腿,挨家挨户募捐筹款,带领村民疏浚河道。
第十日河道竣工,当晚王老六梦见黄衣老者又来,此次面色缓和不少。老者以藤杖轻点他伤腿,道:“念你诚心悔过,且工程做得妥当,便还你好腿。日后好自为之!”
次日醒来,王老六的腿竟已痊愈,只留下些许疤痕。从此他逢初一十五必到老槐树下上供,再不敢有任何不敬之言。
这事过后,王老六像变了个人,不再口出狂言,对鬼神之事多了几分敬畏。更奇的是,他做的木工活越发精巧,甚至有人说见他夜间做工时,似有个黄影在旁指点。
一年后,王老六的妹子出嫁,他精心打造了一套梳妆台作为贺礼。这梳妆台雕花精美,用料考究,最奇的是镜框上雕了一幅槐荫纳凉图,图中老者栩栩如生。
婚宴上,宾客们纷纷称赞这套梳妆台手艺非凡。突然有个云游道士经过门前,见到此物顿时驻足,仔细端详良久,问王老六:
“施主这手艺非同寻常,可是得了仙家指点?”
王老六笑而不答,只添了副碗筷请道士入席。
酒过三巡,道士悄声对王老六说:“施主镜框上所雕老者,可是尖嘴瘦腮,手持藤杖?”
王老六一惊:“道长如何得知?”
道士叹道:“此乃得道仙家,与你有缘。我观他气息已融入你手艺之中,凡你所作器物,皆具灵性,可保家宅平安。”
后来果然如此,凡王老六出手的木器,家家户户都视为镇宅之宝。尤其有趣的是,若是哪家夫妻不和在梳妆台前照镜,往往会各自瞥见自己的不是,继而和好如初。
王老六活到八十高龄,无疾而终。临终前嘱咐子孙,定要世代供奉老槐树下的黄大仙。
至今江东村还保留着这个传统,老槐树枝桠上系满了红布条,都是还愿人留下的。有人说深夜经过时,曾见树下有一老一少两个身影对坐弈棋,老的尖嘴瘦腮,少的俨然王老六年轻时的模样。
村中老人笑言:“这是黄大仙度了王老六去,师徒俩在做木工活之余,切磋棋艺呢!”
至于真假,便无人去深究了。
喜欢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