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满月那天,张家摆酒请客。马婆婆也来了,她抱着婴儿端详片刻,忽然低声道:“这孩子眉心有颗参痣,是那七参兄弟转世来讨债的。你们要好生待他,十八岁前莫让他近山林,否则必有灾祸。”
张家人谨记此言,对这孩儿百般呵护,取名参儿。
参儿自幼聪明伶俐,却体弱多病,每逢阴雨天便啼哭不止,仿佛有什么东西在召唤他。更奇的是,他自会走路起,就常常对着空气咿呀说话,好像有看不见的玩伴。
参儿六岁那年,张家来了个游方道士,一见参儿便脸色大变,将张老六拉到一旁:“老人家,你这孙儿身上附着七道怨灵,若不超度,恐难活过十八岁。”
张老六知是当年冤孽,忙问道士解法。
道士掐指一算,“解铃还须系铃人。八月十五月圆夜,带他去那参坟前,我自有办法。”
中秋那夜,月明如昼。道士带着参儿来到山坳参坟前,摆下法坛。参儿却丝毫不怕,反而对着坟头咯咯笑,仿佛见了老朋友。
法事进行到一半,忽然阴风大作,七个穿着红肚兜的小人儿显现在坟头,手拉手围着参儿转圈。
道士厉声喝道:“冤有头债有主,何必为难一个孩子!”
其中一个小人儿尖声道:“张老六贪心害我七兄弟百年修行,此怨不消,誓不罢休!”
参儿忽然开口,声音却似百岁老人:“我等本可化形登仙,却被他毁于一旦。除非他能还我们百年道行,否则这娃娃活不过十八。”
此时,藏在树后的张老六再也忍不住,连滚带爬地出来,跪地磕头:“千错万错都是我老六的错!求各位大仙放过我孙儿,我愿以命相抵!”
七个小人儿相视而笑,忽然化作七道白光,钻入参儿体内。参儿浑身一震,昏死过去。
道士叹道:“罢了罢了,这是他们最后的执念。从今往后,这七参之魂与你孙儿共生共死。好生待他,或许能因祸得福。”
自那以后,参儿忽然变得百病不生,更是聪慧过人。更奇的是,他似乎能感知地底下的参踪,每每指引乡人找到好参,从此靠山屯年年丰收。
张老六经此种种,终于大彻大悟,从此吃斋念佛,见人便说:“天地万物皆有灵,贪心不足害人命啊!”
参儿十八岁那年,不但无恙,反而考中了状元,成为靠山屯有史以来最大的官。而他眉心的那颗参痣,也悄然消失了。
只有马婆婆私下说,那七参兄弟是借参儿的功名,了却了尘缘,终于得道成仙去了。而张家的故事,也在长白山下流传开来,警示着一代代参客:采参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喜欢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