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试。
蓍草推演 ,“异星诡轨”。
第二试,是由左右大卜陆虚和莘丰共同出题。
气氛陡然变得更加凝重。
星官们吃力地抬上一幅描绘着近期天象的巨大帛画星图,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图中央那颗轨迹用朱砂特别标出的、飘忽不定的彗星上。
陆虚声音沉缓,却字字千钧:“此星突现,行踪诡谲,不循常轨,现于鬼宿之侧。其兆若何?于大商国运,主吉主凶?其力源又为何物?”
问题宏大、抽象而极其危险,直指天象与国运的根本联系,稍有不慎,解读出错,便可能引来灭顶之灾。
参考者们神色空前严肃,纷纷屏息凝神,拿起那五十根蓍草,开始极其繁琐而虔诚的“四营十八变”推演。
这个过程冗长而充满仪式感,仿佛每一次分草、计数,都是在与冥冥中的天意沟通。
占玉擅长蓍草,率先完成推演,额角见汗,他高举所得卦象,朗声道:“得‘睽’卦!卦辞曰:‘睽,小事吉’。然此星形貌乖张,轨迹睽隔,恐非吉兆!象征君臣离心,上下失和,国生内乱之险!其力源……乃天外戾气所聚,凶煞非常!”
他的解读中规中矩,偏向负面,符合多数人对“妖星”的预期,安全但无新意。
占丙悄悄在袖中做了铜钱占,所以稍慢一步,得出的卦象更为复杂:“火泽睽变雷火丰!睽隔之下暗藏转机……或许大乱之后亦有大治?然此星之力诡谲难测,其力源……或与地心之火相引相斥?”
她试图给出一个更深入的、带有辩证色彩的答案,但“地心之火”的解释显得模糊而牵强,引人侧目。
莘礼擅长数术,推演速度慢,但极其谨慎,最终他沉吟道:“此星行踪不定,光色诡异,难以一卦概之。其飘忽似合‘涣’卦之象,主离散、不安,然其光灼灼,又带‘离’火之威,主躁动、惊扰。恐非吉兆,主国多有离散惊扰之事。其力源……或为星辰间无形之引斥之力?”
他提到了“引斥之力”的概念,略显超前,但未能形成系统阐述。
最后,是占瑶。
她并未像他人一样快速分草,而是指尖轻轻拂过蓍草,草杆无风自动,仿佛自有生命般组合变化,速度快得惊人。她嘴角噙着一丝冰冷而自信的笑意,很快便得出了结果。
“‘坎’卦!上六爻动!”
她的声音清亮而锐利,瞬间压过所有嘈杂:“坎为水,为险,为陷!上六爻辞:‘系用徽纆,寘于丛棘,三岁不得,凶!’此乃大凶之兆!象征险陷重重,天罗地网,恐有牢狱之灾、困顿之祸,三岁难解!”
她猛地抬头,目光如电,扫视全场,最后定格在永宁身上,语气斩钉截铁:“此星现于鬼宿,鬼宿主死丧、阴邪!其力源绝非寻常星辰精气,乃是汇聚了幽冥死气、怨念秽物的凶煞之星!其出现,预示着阴邪泛滥,国祚动摇,必有大的丧乱和灾祸!必须行最高祓禳仪,方能化解一二!”
她的解读极其负面,充满了神秘主义的恐怖色彩,但逻辑自洽,引经据典,加上她身份高贵,语气笃定,瞬间赢得了许多保守贞人和贵族成员的认同,场上响起一片附和的低语声。
压力给到了永宁。
永宁依旧闭目片刻,旋即睁眼。
她再次无视了蓍草,脑中浮现出占理传授的占星术,结合现代所学知识,联通感应规则视角。
她首先进行天体轨道计算,根据星图提供的几个时间点的位置数据,瞬间建立三维天体运动模型。计算其速度、方向向量。大脑内置太阳系行星引力模型,计算木星、土星等巨大行星对彗星轨道的摄动影响,立刻发现其轨迹飘忽主因于此!
接着物质光谱分析,感知彗星反射阳光的微弱光谱特性,推断其主要成分为冰、尘埃、干冰等挥发性物质,并非神秘“戾气”。
期间,她腰间星枢流转起来,隐约间她能感受到之前设置的阵法连同莘氏密道有能量波动起来,是磁场与辐射感知?她甚至还感知到彗星散发微弱等离子体和宇宙射线,其对地球磁场的影响虽微,但确实存在。
她又将所有物理现象代入《易经》框架。轨道无常 为“涣”,冰核遇日挥发为“兑”泽,释放物质影响空间 为“巽”风,微弱辐射 为“离”火。组合判断,更近“涣”卦与“睽”卦交织,强调“变化”与“影响”。
她睁开眼,无视身旁还在摆弄蓍草的众人,直接以树枝在沙盘上飞速划出。
一条精确的椭圆轨道,标注出近日点、远日点。数个引力扰动矢量箭头,标注来自木星即岁星、土星即镇星的引力影响。彗核成分标注为冰、尘,以及其轨道与黄道面、与心宿的夹角关系图。
她的动作行云流水,仿佛早已谙熟于心。
然后,答案得出,她朗声道,声音清越。
“此星非妖非神,乃冰尘汇聚之天体,循引力规则运行于星空。其轨飘忽,非因自身,实受岁星、镇星巨引力场摄动所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