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价替代实验室”系列稳定收获百万播放后,苏清颜将团队工作重心转向“敏感肌专属测评”。后台数据显示,近一个月来“敏感肌”相关私信增长了60%,其中不乏“用错面霜烂脸”“化妆后泛红脱皮”的求助留言。“敏感肌不是‘小众需求’,而是一群人的‘护肤焦虑’。”苏清颜在团队会议上强调,“这类测评不能只看‘温和’,还要兼顾‘修复’和‘实用’,必须做到零失误,否则就是给粉丝添乱。”
为了确保测评的严谨性,她首先建立了一套“三重筛选机制”。第一步是“成分初筛”,她和小林一起整理出“敏感肌成分红黑榜”,黑榜包括酒精、甲基异噻唑啉酮(MIT)、香精等20余种刺激性成分,红榜则涵盖神经酰胺、泛醇(维生素B5)、积雪草苷等15种修复舒缓成分,拿到产品先逐一核对成分表,含黑榜成分的直接淘汰;第二步是“资质审核”,要求品牌方提供第三方机构出具的“敏感受试报告”和“无刺激检测证书”,未通过皮肤科医生临床测试的产品一律不纳入测评范围;第三步是“小范围试用”,她从粉丝群里筛选出10位不同敏感肌类型(干敏肌、油敏肌、痘敏肌)的志愿者,每人发放试用装,记录7天使用感受,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的产品立即剔除。
光是筛选首期测评的“敏感肌面霜”,就耗费了两周时间。苏清颜联系了12个主打“敏感肌友好”的美妆品牌,收到30余款面霜样品,经过成分初筛淘汰15款(其中8款含酒精,5款含香精,2款防腐剂超标),资质审核又刷掉7款(未提供完整试用报告),最后只剩8款进入志愿者试用环节。期间,有品牌方提出“付费推广”,承诺给予高额合作费,只要在测评中“重点推荐”其产品,苏清颜直接拒绝:“敏感肌测评关乎大家的皮肤健康,绝不能为了钱妥协。”
为了让测评更具针对性,苏清颜将8款面霜按“功效”分为“基础保湿型”“修复屏障型”“舒缓泛红型”三类,还特意邀请皮肤科医生张医生作为“专业顾问”,在视频中解读成分原理。志愿者试用前,她带着所有人去医院做了皮肤检测,记录下每个人的“泛红指数”“含水量”“屏障受损程度”等基础数据,确保试用效果可量化。
首期“敏感肌面霜测评”视频拍摄当天,苏清颜穿着浅粉色针织衫,背景架上整齐摆放着8款面霜和各类检测工具,镜头前的桌子被划分为“成分解析区”“真人试用区”“数据对比区”。“欢迎来到‘敏感肌安心指南’第一期!今天咱们聚焦大家最关心的面霜——对于敏感肌来说,选对面霜是‘救命’,选错可能就是‘毁脸’。”她拿起一款被粉丝频繁提及的“网红面霜”,对着镜头展示成分表:“这款面霜虽然宣称‘敏感肌可用’,但成分表第6位就是酒精,第12位有香精,属于咱们‘红黑榜’里的黑榜成分,直接pass。而今天要测评的8款,都是经过‘三重筛选’的‘安全款’,接下来咱们从成分、质地、真人效果三个维度,帮大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款。”
“成分解析”环节,苏清颜请出张医生出镜。张医生对着镜头解释:“敏感肌的核心问题是‘皮肤屏障受损’,就像城墙破了洞,外界刺激很容易入侵。所以选面霜要重点看‘能否修补屏障’和‘是否温和无刺激’。”苏清颜接着补充,举起提前打印好的成分对比表:“大家看,这8款面霜都符合‘无酒精、无香精、无防腐剂’的‘三无标准’,但功效侧重不同。比如这款‘珂润润浸保湿面霜’,核心成分是神经酰胺,就像给皮肤屏障‘补砖’;这款‘薇诺娜舒敏保湿特护霜’,添加了马齿苋提取物,主打舒缓泛红;还有这款‘修丽可242面霜’,含2%神经酰胺、4%胆固醇、2%脂肪酸,比例和健康皮肤屏障一致,修复力更强。”她特意用不同颜色标注出每款面霜的“核心成分”和“适配肤质”,方便观众快速对应自身需求。
“质地与肤感”测试环节,苏清颜将8款面霜分别挖取适量放在透明玻璃盘上,用指腹逐一推开。“干敏肌姐妹注意,选面霜要避开‘过于厚重的膏状质地’,容易闷脸;油敏肌则要警惕‘过于黏腻的乳霜质地’,可能会加重出油。”她一边展示,一边讲解:“珂润这款是‘奶油质地’,推开后很清爽,吸收快,不黏枕头;薇诺娜是‘蛋清质地’,流动性强,适合春夏用;修丽可242是‘乳霜质地’,稍微厚重一点,但按摩后能很快吸收,适合秋冬修复。”她还特意用吸油纸按压涂抹过面霜的手背,展示“黏腻度”:“大家看,珂润和薇诺娜的吸油纸基本没有油痕,油敏肌也能放心用;修丽可会留下轻微油痕,更适合干敏肌秋冬保湿。”
最受关注的“真人试用”环节,苏清颜邀请了3位不同类型的敏感肌志愿者出镜。第一位是干敏肌粉丝小夏,她的脸颊常年泛红,换季时会脱皮。镜头里,小夏展示了使用“珂润润浸保湿面霜”7天后的皮肤状态:“之前早上洗脸后,脸颊紧绷得像张纸,涂普通面霜会刺痛。用这款7天,现在洗脸后不紧绷了,脱皮也少了,泛红也淡了很多。”苏清颜随即展示了小夏的皮肤检测报告:“大家看,小夏的皮肤含水量从32%提升到了58%,泛红指数从25降到了12,屏障受损程度从‘中度’变成‘轻度’,效果很明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