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清颜严选’的‘成分溯源’专场直播,今天我们要做一件‘较真’的事——把大家最关心的修护面霜,从原料到成品的所有检测数据,全部摊开来讲,让每个人都能看懂‘你的护肤品,到底值不值这个价’。”晚上八点,苏清颜准时出现在直播镜头前,桌上不再像往常一样摆满产品,而是整齐码放着一沓厚厚的检测报告,背景板上滚动播放着“清颜严选”合作工厂的实时监控画面。
开播十分钟,在线人数就突破了35万,弹幕里既有老粉的支持:“终于等到检测报告专场,早就想知道这些数据背后的门道了”,也夹杂着少数观望的声音:“希望这次能讲得通俗易懂,别又是看不懂的专业术语”“要是真能透明到底,以后就认准清颜严选了”。苏清颜知道,这些观望的声音,正是林薇薇此前“恶意暗示”留下的“信任隐患”,而今天这场直播,就是要以“极致透明”打破疑虑,完成口碑的彻底反击。
她拿起最上面一份报告,对着镜头展示封面:“这是咱们修护面霜核心原料——进口神经酰胺的‘第三方检测报告’,出具机构是国内权威的化妆品检测中心,具有CNAS认证资质,报告结果在国际上都认可。大家重点看‘纯度检测’这一页,这里写着‘实测纯度99.2%’,旁边标注的‘行业平均标准’是95%。为什么我们要追求这么高的纯度?”
苏清颜转身走向身后的实验台,上面摆放着显微镜和两滴不同纯度的神经酰胺原料。“现在我们通过显微镜来看一下,左边是99.2%纯度的原料,右边是95%纯度的。大家能看到,左边的原料晶体排列很规整,几乎没有杂质;右边的晶体里,夹杂着很多不规则的小颗粒,这些就是影响产品安全性的‘杂质’。”她用探针轻轻触碰晶体,“敏感肌的皮肤屏障本身就脆弱,这些杂质一旦接触皮肤,很容易引发泛红、刺痛,这就是我们宁愿多花30%成本,也要用高纯度原料的原因。”
这番“可视化科普”让弹幕瞬间活跃起来:“原来纯度差一点差别这么大,以前买护肤品从来没关注过这个”“显微镜下看得清清楚楚,这下彻底放心了”“清颜姐太较真了,连原料晶体都给我们看”。在线人数一路攀升,半小时后突破50万,互动率高达65%,远超平时直播的平均水平。
紧接着,苏清颜又拿出“产品刺激性检测报告”,翻到“人体斑贴试验”部分:“我们找了100位不同肤质的志愿者,其中50位是敏感肌,连续7天在手臂内侧涂抹面霜,每天记录皮肤状态。报告显示,100位志愿者中,只有1位干敏肌志愿者出现‘轻微紧绷’,没有出现泛红、刺痛等过敏反应,这意味着产品的‘致敏率低于1%’,远低于行业平均的5%。”
为了让观众更直观感受,她现场连线了那位“轻微紧绷”的志愿者——一位23岁的干敏肌女生。镜头里,女生笑着说:“当时涂完确实有点紧绷,清颜姐团队很快联系我,说可能是我皮肤太干,建议我先涂一层精华再用面霜。我按这个方法试了之后,紧绷感就消失了,现在已经用空一罐,皮肤比之前稳定多了,换季也不怎么泛红了。”
连线结束后,苏清颜对着镜头强调:“没有任何一款护肤品能做到‘100%适合所有人’,我们能做的,是通过严格的检测和试用,把‘不适合’的概率降到最低,同时针对少数人的‘不适反应’,给出具体的解决办法。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每瓶产品的包装上,都印了‘专属客服二维码’,只要出现任何皮肤问题,扫码就能联系到专业的护肤顾问,一对一解决。”
直播进行到一半,苏清颜突然提出“现场加测”:“很多粉丝问,‘收到的产品和直播展示的会不会不一样’?今天我们就随机抽取3瓶刚生产出来的面霜,现场检测它们的‘pH值’和‘微生物含量’,让大家看看‘每一瓶都和样品一样’不是空话。”
她请工作人员从仓库随机拿了3瓶未拆封的面霜,当着镜头的面拆开,用专业仪器进行检测。pH值检测笔显示,3瓶面霜的pH值分别为5.4、5.5、5.4,苏清颜解释:“健康皮肤的pH值在4.5-6.5之间,这个数值说明面霜很温和,不会破坏皮肤屏障。”微生物检测则需要等待15分钟,在等待期间,她打开了“清颜严选”的“生产质检日志”在线文档,里面详细记录了每一批次产品的“生产时间”“检测项目”“检测结果”“质检员姓名”,甚至包括“设备维护记录”。
“这个文档是实时更新的,所有人都能在我们的官网查到。”苏清颜滑动鼠标,展示着最近一周的记录,“3月15日生产的面霜,微生物检测结果‘未检出致病菌’;3月17日生产的精华,pH值检测全部在5.0-5.5之间。我们就是要用这种‘无死角透明’,让大家买得安心、用得放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