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四合时,江哲坐在市中心公寓的落地窗前,指尖划过手机屏幕上苏清颜的最新采访视频。画面里,她穿着简约的白色长裙,站在《星光旋律》动画推广曲的录制现场,身后是专业的管弦乐团,面前的麦克风上还印着动画IP的专属logo。采访中,她谈起创作灵感时眼里闪着光,说“想把动画里的勇气与温柔,藏进每一段旋律里”,弹幕里满是“颜姐全能”“期待新歌”的夸赞,连官媒都转发了这条视频,配文“跨界融合的优质创作”。
江哲的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手机屏幕被按出一道浅浅的印子。三个月前,他还能靠着“资深音乐制作人”的标签压苏清颜一头,可自从她转型直播后,先是靠着“粉丝连麦教学”站稳脚跟,如今又跨界拿下热门动画的推广曲资源,热度像坐了火箭一样往上冲。而他自己呢?上个月递出去的三首Demo全被甲方退回,理由是“风格陈旧,缺乏新意”,就连之前合作过的平台,也把重点资源转向了苏清颜。
“凭什么?”江哲猛地将手机摔在沙发上,玻璃屏幕裂开一道细纹,像他此刻扭曲的心态。他点开微信里那个备注为“水军头目”的对话框,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之前让你散的‘苏清颜直播内容抄袭’的料,怎么没动静了?”
对方很快回复:“江哥,不是我们没发力,是星耀直播那边反应太快了,我们刚发出去的帖子,不到半小时就被举报下架,号还封了好几个。而且苏清颜后来晒了自己的创作手稿,粉丝都信她,我们根本带不动节奏。”
江哲盯着屏幕,胸口的闷气越积越重。他想起上周在行业酒会上,有人当着他的面说“现在提到跨界创作,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苏清颜”,那种被忽视、被比下去的屈辱感,像针一样扎在心上。他深吸一口气,指尖再次落在键盘上,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强硬:“换个方向。就说她的推广曲资源是靠关系拿的,伪造一份她和动画制片人的聊天记录,要看起来真实点,比如提几句‘通融一下’‘资源倾斜’之类的话。钱不是问题,我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她的成功是走了捷径!”
水军头目犹豫了一下,回复:“江哥,伪造聊天记录风险有点大,要是被查出来,不仅是您,我们这边也麻烦……”
“怕什么?”江哲打断他,“星耀直播就算想保她,也得有证据反驳。你们把聊天记录做得逼真点,再找几个小号在音乐论坛、粉丝群里扩散,先把水搅浑再说。事成之后,我再加两倍定金。”
重赏之下,水军头目很快应下:“行,江哥,您等我消息,今晚就能出活。”
挂了微信,江哲走到酒柜前,倒了一杯威士忌,琥珀色的液体在杯中晃动。他看着窗外的霓虹,嘴角勾起一抹阴鸷的笑——苏清颜,你不是喜欢装清高吗?我倒要看看,当所有人都觉得你靠关系上位时,你还怎么维持你那“实力派”的人设。
当晚十一点,几个注册时间不足一周的小号,开始在“音乐圈吃瓜基地”“动画爱好者联盟”等论坛和社群里发布帖子。标题极具煽动性:《惊!苏清颜拿下<星光旋律>推广曲,竟是靠私联制片人走后门?》,帖子里附带着一张模糊的聊天记录截图。截图里,备注为“苏清颜”的账号对“制片人李哥”说:“这次的推广曲我很想要,您多通融一下,后续星耀直播这边也能给动画多推流”,而“制片人李哥”则回复:“放心,我这边会打招呼,你好好准备就行”。
帖子刚发出,就被水军们用小号顶到了论坛首页。不明真相的网友开始议论:“难怪苏清颜能拿下这个资源,原来有后台啊”“之前还觉得她有才华,现在看来都是炒作”,甚至有激进的动画粉丝跑到苏清颜的微博下留言,要求她“退出推广曲项目,给真正有实力的音乐人机会”。
短短一个小时,“苏清颜靠关系拿资源”的话题就冲上了微博热搜榜尾。水军头目立刻把截图发给江哲,邀功似的回复:“江哥,效果出来了,已经上热搜了,再推一把就能进前三十。”
江哲看着手机屏幕上的热搜词条,满意地喝了一口威士忌。他仿佛已经看到苏清颜被舆论围攻、不得不放弃推广曲资源的场景,心里的嫉妒与不甘,终于得到了一丝缓解。
然而,江哲没料到的是,星耀直播的法务团队,早已建立了一套针对主播的舆情监控系统。当晚十二点,系统自动抓取到“苏清颜靠关系”的相关舆情,预警等级瞬间拉满,法务总监林薇第一时间收到了通知。
林薇从床上爬起来,打开电脑,快速浏览了论坛上的帖子和聊天记录截图。多年的法务工作经验让她立刻察觉到不对劲——截图的分辨率极低,文字边缘有明显的拼接痕迹,而且备注的“制片人李哥”,根本不是《星光旋律》动画的真正制片人。她立刻拨通了动画制作方的电话,对方明确表示:“我们的制片人姓王,不姓李,而且苏清颜的推广曲是通过公开招标选中的,她的Demo评分是所有候选人里最高的,不存在私联走后门的情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