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市的清晨带着一丝凉意,林薇薇却早早地坐在了临时租用的采访间里。她穿着一身素色棉麻长裙,脸上化着清淡的“素颜妆”,眼角还刻意用腮红营造出“微红”的效果,看起来像是刚哭过一场,满是委屈。
采访她的是一家名为“星娱前线”的小媒体——这家媒体虽然影响力不大,但以“敢爆内幕”“立场鲜明”着称,此前多次发布过针对流量艺人的负面报道,这次被鼎盛资本选中,就是要借其“中立”的假象,进一步放大林薇薇的“受害者”形象。
“薇薇姐,谢谢您愿意接受我们的采访。”女记者拿着话筒,脸上带着“同情”的笑容,“最近网上关于‘创意抄袭’的争议闹得很大,很多网友都很关心事情的真相,您能跟我们说说当时的情况吗?”
林薇薇接过话筒,手指轻轻摩挲着边缘,沉默了几秒,才缓缓开口,声音带着刻意的哽咽:“其实……我一开始不想把事情闹大。去年冬天,我去成都考察的时候,就萌生了做‘美食公益vlog’的想法,想通过镜头记录农户的辛苦,帮他们多卖一点农产品。那时候我每天都在写灵感记录,光是脚本框架就改了十几版。”
她说着,从包里拿出一个泛黄的笔记本,翻开后展示给镜头:“你们看,这是我去年12月写的灵感记录,里面详细记了成都的拍摄地点、农产品品类,还有‘公益+美食’的核心思路。那时候我还跟朋友说,等准备成熟了就发布,没想到……”
说到这里,林薇薇的声音开始颤抖,眼眶也红了:“没想到苏清颜团队会‘借鉴’我的创意。我也是偶然间才知道,他们的拍摄计划和我的脚本高度相似,连成都的商家都一样。我试着联系他们沟通,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我真的很无奈,才发布了长文,希望能得到一个公平的说法。”
女记者立刻配合地露出愤怒的表情:“竟然还有这种事?那您有没有想过,苏清颜团队为什么会知道您的创意?是有内部人员泄露,还是……”
“我不敢乱猜。”林薇薇低下头,擦了擦眼角不存在的泪水,语气带着“隐忍”,“我只知道,原创真的太不容易了。我花了半年时间走访农户、打磨脚本,甚至还自己垫付了考察费用,就是想做出真正有温度的公益内容。现在看到自己的心血被‘借鉴’,我真的很心痛。”
为了增加“可信度”,她还拿出了几张打印出来的“聊天记录截图”,展示给镜头:“这是我去年和成都豆瓣酱厂师傅的聊天记录,当时我已经跟他沟通好了拍摄细节;这是我和朋友的聊天,说的是《颜食记》的创意构思。这些都能证明,我才是这个创意的原创者。”
采访进行了一个小时,林薇薇全程保持着“委屈又坚强”的人设,时而哽咽着讲述“原创不易”,时而坚定地表示“会坚持维权”,将自己塑造成一个“被大主播打压的弱势原创者”形象。采访结束后,她还特意拉着女记者的手,轻声说:“麻烦你们客观报道,我不求别的,只求能让大家知道真相。”
下午三点,这段采访视频准时在“星娱前线”的账号上发布,标题刺眼——《独家专访林薇薇:半年心血遭“借鉴”,公益创意不应成为抄袭的牺牲品》。视频刚发布,鼎盛资本雇佣的水军和营销号就立刻行动起来,将视频转发到各大平台,还截取了林薇薇“展示灵感记录”“哽咽讲述”的片段,制作成短视频,配上“心疼薇薇”“支持原创”的文案,在微博、抖音等平台疯狂传播。
很快,#林薇薇 灵感笔记本# #林薇薇 聊天记录实锤#的话题就登上了微博热搜。水军在评论区刷屏:“笔记本都泛黄了,一看就是用了很久的,这还不是实锤?”“连和商家的聊天记录都有,苏清颜还有什么好说的?”“原来薇薇才是真正的原创者,被欺负得太惨了!”
甚至有营销号开始“深扒”苏清颜的“黑历史”,将她之前做公益时的“口误”“服装搭配”拿出来攻击,试图将“抄袭”的标签彻底钉在她身上。一时间,网上的舆论再次倒向林薇薇,不少中立的路人也开始质疑:“如果林薇薇没有说谎,那苏清颜的澄清会不会是在拖延时间?”
林薇薇看着网上的舆论走向,心里得意不已。她知道,自己的“表演”成功了——那个泛黄的笔记本是她昨天特意去旧货市场买的,里面的“灵感记录”是她熬夜模仿去年的笔迹写的;那些“聊天记录截图”也是她用PS伪造的,甚至连豆瓣酱厂师傅的头像,都是她从网上找的素材。但这些细节,外人根本看不出来,只要能稳住舆论,等到苏清颜“拿不出证据”,自己就能彻底赢下这场战争。
她拿起手机,给张诚打了电话,语气带着炫耀:“张总,采访视频的效果很好,现在网上都在支持我,苏清颜那边肯定慌了!您放心,我会继续保持‘受害者’形象,让她的澄清无人相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