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1月,清颜时光工作室发布成立以来首份半年财报(2025年7月-12月),数据显示,工作室总营收突破5000万元,净利润达1800万元,远超初期“半年营收1500万”的预期目标。这份亮眼的财报不仅印证了“公益+内容+新人培养”模式的商业可行性,更让行业看到了“非流量导向”创业的巨大潜力。时光集团总裁陆时衍在得知财报数据后,特意前往工作室与苏清颜交流,当面称赞她“创业天赋远超想象”,并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对工作室公益项目的资源支持。
此次财报的营收结构呈现出“多元且健康”的特点,彻底打破外界“公益项目难以盈利”的刻板印象。财报数据显示,工作室营收主要来源于三大板块:一是“品牌公益合作收入”,占比45%,达2250万元,合作方包括陆时衍旗下的“时光造物”、国内知名农产品电商“农鲜直供”、美妆品牌“自然植萃”等,合作形式以“公益直播带货”“联名产品销售”为主,例如与“自然植萃”合作的“公益美妆礼盒”,单季度销售额突破800万元,其中20%用于农村妇女美妆培训项目;二是“内容服务收入”,占比30%,达1500万元,包括为地方政府制作“乡村振兴直播课程”、为公益组织拍摄短视频宣传片、为企业提供“公益内容策划咨询”等,例如为某省农业农村厅打造的《农户直播培训系列课》,覆盖全省100个行政村,成为当地“数字助农”的标杆项目;三是“新人直播衍生收入”,占比25%,达1250万元,涵盖新人主播的品牌广告合作、直播打赏分成、周边产品销售等,其中李娟的“生活公益周边”(如助农产品食谱手册、手工收纳盒)销售额达300万元,张磊的“农业科普课程”线上订阅量突破5万份。
财报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公益项目与商业收入的正向循环”——工作室半年内投入800万元用于公益项目(包括助农补贴、农村培训、山区图书角建设),而公益项目带来的“品牌溢价”与“用户信任”,又推动商业合作收入增长35%。例如,工作室为云南山区小学建设20个“公益图书角”,相关纪录片在短视频平台播放量突破2000万,引发大量用户对工作室的关注,间接带动后续“助农直播”的销售额提升;李娟的“农村妇女美妆培训”项目被地方媒体报道后,吸引了3家美妆品牌主动寻求合作,合作金额达500万元。这种“公益反哺商业”的模式,彻底改变了“公益是成本负担”的传统认知,为行业提供了“公益与商业共生”的新样本。
财报发布后,苏清颜在工作室全员大会上,详细拆解了营收超预期的核心原因:“我们能实现5000万营收,不是靠‘流量变现’,而是靠‘价值创造’——对品牌方,我们提供‘公益+商业’的双重价值,帮助他们提升品牌美誉度;对用户,我们提供‘有用+有温度’的内容,让他们在消费的同时参与公益;对新人主播,我们提供‘成长+收益’的保障,让他们能沉下心做有价值的内容。这种‘多方共赢’的生态,才是我们真正的竞争力。”她特别提到团队的“专业执行力”——商务团队在洽谈品牌合作时,始终坚持“公益理念优先”,拒绝了5家过度追求销量、忽视公益价值的品牌;运营团队通过精细化的用户运营,将新人主播的“粉丝复购率”提升至62%;培训团队则持续优化课程体系,帮助新人快速提升直播能力,这些都为营收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
陆时衍在得知财报数据后,于1月中旬专程前往清颜工作室,与苏清颜及核心团队展开闭门交流。在查看财报细节、听取工作汇报后,他对苏清颜说:“最初我支持你成立工作室,是认可你的公益初心与执行力,但没想到你能在短短半年内,搭建起‘公益-内容-商业’的完整闭环,甚至实现5000万营收,你的创业天赋远超我的想象。”他特别肯定了工作室的“差异化定位”:“现在很多创业项目都在追逐‘短期热点’,但你能坚持‘以公益为锚点’,将商业收入反哺公益,这种‘长期主义’的眼光,比单纯的营收数字更难得。”
交流中,陆时衍提出将进一步深化双方合作:一是增加“时光造物”与工作室的公益联名产品品类,从现有家居、食品拓展至美妆、服饰,计划2026年推出10款联名产品,目标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二是开放时光集团的“供应链资源库”,为工作室新人主播提供更多优质选品渠道,同时帮助工作室对接国际品牌合作,提升商业合作的层次;三是联合设立“清颜时光公益基金”,初期投入1000万元,用于支持工作室的“农村主播孵化”与“山区教育帮扶”项目,基金由双方共同管理,确保资金使用透明高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