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7年4月,国内顶级创业盛会“中国创业者论坛”在杭州举办,论坛以“创新驱动·价值共生”为主题,汇聚了各行业的优秀创业者、投资人、行业专家。清颜时光工作室创始人苏清颜,凭借“从公益主播到1.2亿营收创业者”的独特转型经历,以及“公益与商业共生”的创新模式,受邀作为主讲嘉宾出席论坛,与现场500余名创业者分享“从0到1打造公益直播创业项目”的经验。她的分享既有对创业痛点的真实剖析,也有对“价值导向创业”的深度思考,引发全场强烈共鸣,被论坛组委会评为“年度最具励志意义的创业案例”,成为众多创业者尤其是女性创业者的学习榜样。
此次受邀出席“中国创业者论坛”,是行业对苏清颜“创业者”身份的高度认可。论坛组委会在邀请函中明确表示:“苏清颜女士的创业经历,打破了‘直播行业=流量变现’的传统认知,她以‘公益’为核心,构建了‘内容+商业+社会价值’的创业模式,不仅实现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更为行业树立了‘价值导向’的标杆,其经验对众多初创企业尤其是社会企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论坛筹备期间,组委会还特别将苏清颜的创业故事纳入“论坛案例集”,作为开场案例向参会者介绍,引发了提前关注。
论坛现场的分享环节,苏清颜以“以公益为锚,做有温度的创业”为主题,通过“创业初心、转型挑战、模式创新、未来规划”四个维度,展开了一场真实、接地气的分享。她没有回避创业初期的困难,反而主动提及“三次关键挫折”,让在场创业者倍感共鸣:
? 第一次挫折:启动资金短缺与团队组建难。苏清颜回忆:“2025年决定成立工作室时,我个人积蓄只有200万元,远远不够启动资金;更难的是招募团队,当时很多人觉得‘公益直播不赚钱’,面试了30多个人,只留下2个核心成员。那段时间,我每天白天跑融资、谈合作,晚上和团队熬夜改方案,甚至怀疑过自己的决定。”她分享道,最终通过“小额战略投资+个人增资”解决了资金问题,通过“明确公益理念+展示长期规划”吸引了第一批志同道合的团队成员。
? 第二次挫折:公益与商业的平衡难题。工作室成立初期,曾因过度侧重公益,导致营收低迷,出现过“连续3个月亏损”的情况。苏清颜说:“当时我们选品只看‘公益价值’,不考虑市场需求,比如一款助农杂粮,虽然能帮助农户增收,但因包装简陋、价格偏高,销量惨淡。团队内部甚至出现分歧,有人建议‘先赚钱再做公益’,但我坚持‘公益与商业不能割裂’。”最终,通过“调研用户需求+优化产品设计+强化公益价值传递”,推出了“公益联名款”助农产品,既保证了公益属性,又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实现了营收逆转。
? 第三次挫折:新人培养体系的初期失败。工作室第一批签约的3位新人,因“缺乏专业培训+公益理念不牢固”,半年内全部离职,导致前期投入白费。苏清颜坦言:“当时我们以为‘有公益心就能做好直播’,忽视了专业能力培养,比如没有教新人如何做产品测评、如何与用户互动,结果新人直播效果差,自信心受挫。”这次挫折后,工作室才开始搭建“系统化培训体系”,从“专业能力、公益理念、内容创作”三个维度培养新人,为后续周雨薇等新人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在“模式创新”部分,苏清颜重点分享了工作室“公益+商业”的共生模式,提出了“三维价值模型”:
? 用户价值:通过“专业内容+公益属性”的直播,为用户提供“有用(优质产品)+有意义(助力公益)”的消费体验,例如美妆主播周雨薇的测评直播,既帮助用户“避坑”,又通过公益捐赠让用户感受到“消费的额外价值”,实现了用户复购率45%的行业高位。
? 商业价值:以“公益”为差异化竞争力,吸引认同公益理念的品牌合作与用户付费,例如与“时光造物”的联名合作,因“公益属性”实现了产品溢价20%,且销量突破预期;同时,通过公益项目获得政府专项补贴与社会捐赠,拓宽了营收渠道。
? 社会价值:通过直播助力乡村教育、助农扶贫、非遗保护等公益项目,实现“商业收益反哺公益”的良性循环,例如首年4200万元的公益投入,覆盖了50余个农村公益项目,带动超10万人受益,形成了“商业越成功,公益影响力越大”的正向循环。
苏清颜的分享没有空泛的理论,而是结合大量真实案例与数据,让在场创业者深受启发。当被问及“给女性创业者的建议”时,她笑着说:“第一,不要因为‘女性’身份自我设限,创业不分性别,只看能力与决心;第二,找到自己的‘锚点’——对我而言,这个锚点是‘公益’,它让我在遇到困难时不迷失方向;第三,学会‘借力’,不是依赖别人,而是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前行,比如我很感谢陆时衍在创业路上的支持,但更重要的是,我们有共同的公益理念,才能形成真正的助力。”这番话引发全场掌声,不少女性创业者当场表示“深受鼓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