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好一会,范桂香激动道:“巡逻队的士兵们过来了,唉哟,终于把帮手给盼来喽!”
远远看到帮忙的人来了,她们这会捡生蚝和螺贝捡得更起劲了。
不必担心东西不好运回去了。
这些士兵们常年在海滩边训练。
所以,他们在礁石滩上行走,比她们几个女人孩子的速度快多了。
不多会,四个巡逻队的士兵就来到他们身边。
范桂香笑说道:“盼了一下午,总算是盼到帮手来了。”
其中一个巡逻士兵解释道:“我们知道三位嫂子每次的收获比别人多,故意最后找你们的。
帮你们把今天的收获一次性运回家。
中午的时候,我们碰到沈舰长、李政委和刘副舰长。
他们还特意叮嘱过我们,把你们的具体位置告诉我们了。”
时间不早了,大家也不多废话。
四个男人,让她们把桶里的生蚝倒进网兜里。
他们一人挑起一担就往海滩走。
她们三个女人只需要拿些轻点的东西就好。
一个士兵准备担起挑子就走的时候,见梁晓悦还埋头在捡生蚝。
他无奈笑道:“梁嫂子,你还不打算回家?”
“回,这就回,这不是捡生蚝容易上瘾嘛!”
“赶紧回吧!一会潮水就要涨上来了。”
大潮来得急,退得也急,确实不能再待下去了。
而且,忙活这么久,她这会也着实累着了。
一个小时前,他们大小5个人把四个茶叶蛋分着吃了。
可她也只吃了一个蛋白。蛋黄给小壮壮吃了。
小壮壮喜欢吃蛋黄。而她只喜欢吃蛋白。
所以,每次带来的鸡蛋,都是她跟小壮壮分着吃。
巡逻队的战士看了看她们这几袋生蚝,说:“梁嫂子,你们这里的生蚝真大。其他滩涂上的生蚝没你们这边的大。”
“是嘛!我还以为大家捡到的都一样呢!我们也是从潮底回来的时候发现这些的。”
一行人挑着今天的收获,往家里赶。
看着这满满的收获,大家都笑得合不拢嘴。
这时,远处的海平面已经开始隐隐泛起白光,潮水正悄悄地逼近。
他们不敢再耽搁,赶紧加快脚步往回走。
一路上,大家还沉浸在赶海的兴奋中,你一言我一语地分享着今天的趣事。
两个小家伙下午就像两只脱缰的小野马,在海边疯玩,没顾得上睡午觉。
这会儿,小脑袋一点一点的。
眼皮也像被胶水粘住了一般,走路都提不起脚,活脱脱两个“小瞌睡虫”。
梁晓悦手里只剩下一个空桶。她的东西全部被巡逻士兵给挑着了。
不过她可没闲着,眼睛一扫。
就看到范桂香和徐慧琴还大包小包地拎着东西。
她们今天又是撬狗爪螺,又是撬鲍鱼的。
这会,她们的胳膊都累得直打颤。
她赶忙跑过去,笑着说:“来,我来帮你们拿东西,你们把孩子背着走,让他们好好睡一觉,别把咱的小宝贝累坏咯。”
范桂香和徐慧琴感激地看了她一眼,就像看到了救星。
忙不迭地把手里提着的网兜递到她手里。
两个小家伙趴在妈妈背上,小脑袋歪在一边。
小嘴巴还时不时吧唧两下,仿佛在梦里吃着什么美味。
没一会儿,就进入了甜甜的梦乡,小呼噜声都隐隐约约地传了出来。
梁晓悦道:“把他们带出来赶海,孩子们太辛苦了。这小觉睡得,跟小猪似的。说不定梦里还在抓螃蟹呢。”
大家听了,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时,梁晓悦突然转头对范桂香认真地说:“范嫂子,年后糖宝就五岁了,你不打算把她送去育红班吗?
让她也去学点东西,不能总这么玩着。不然以后都成小淘气包啦。”
范桂香想了想,觉得梁晓悦说得也有道理。
点点头说:“也行!我回去跟老李商量一下,让她早点接触接触外面的世界,说不定还能交到好多好朋友呢。”
一旁的徐慧琴说:“我家那口子昨天还说,想年后把壮壮送去托儿所,我还有点犹豫。”
育红班一般收6岁以上的孩子,不过五岁多的孩子勉强也能收。
要是孩子小了学习跟不上,还可以留级多读一年。
而且,育红班比托儿所的收费低很多。
所以,范桂香才想着把女儿送去育红班。
但壮壮现在才三岁多,去育红班显然不太合适,只能去托儿所。
然而,这年头的托儿所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徐慧琴又道:“我想以后赶海的话,就把壮壮送到托儿所吧!平时不赶海的日子就自己带。”
梁晓悦知道徐慧琴的顾虑。
她最近在备孕,要是怀上了,家里的开销又会增加。
而且徐慧琴是个很节俭的性格,能省的钱,她是一点也不想浪费。
更别说托儿所的价格也不算便宜。
外面各单位的托儿所,全托每人每月17元,半托每人每月14.5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