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出门的家属们知道轮渡早上7点钟出发,都是早早来到了码头。
船长见码头上没有等船的人了。让大家坐好扶稳后。
渡轮缓缓驶离码头,带着满船的欢声笑语往镇上而去。
三个小时的航程,即使有座位也挺累人的。
梁晓悦坐累了,就会起身来到甲板上走动一会。
顺便看看海景,每当这时候,沈行舟都会陪着媳妇一起来到甲板上。
梁晓悦来到甲板上的时候,听到有人喊她。
转头,就看到黄小琴坐在最外边的座位上。
黄小琴主动跟她打招呼。“梁嫂子,你去镇上趁圩吗?”
在当地,“趁圩”就是赶集的意思。
她见黄小琴身边还坐着她丈夫和三个孩子。
最小的儿子大宝被他丈夫朱子诚抱着。
她笑着应道:“是啊!我们去趁圩,你们这是回娘家?”
黄小琴笑着点头,“大宝出生后还没有去过外婆家,今天趁着我爱人休息送我们回去住几天。”
“娘家离得近挺好!回去也方便。”
一旁的朱子诚跟沈行舟也聊了起来。
梁晓悦救了他家大宝的事,只有两家人知道。
但是,朱子诚跟他娘特意上门道过谢。
从那之后,两家人见面都会热络的聊天。
黄小琴笑道回道:“跟你们比,我离娘家算近的。跟我们村里的姑娘比,这隔山渡水的也不是很方便。”
梁晓悦一想到三个小时的渡轮也笑了。确实不方便!
这附近也有姑娘嫁到岛上的,但没有他们这个岛偏僻。
人家坐半个小时或是一个小时的渡轮就能到岸上。
也只有他们这里要坐三个小时的渡轮。
冬季海上的风大,沈行舟陪着梁晓悦在外面逗留几分钟,便会拉着她回到座位上。
三个小时后,船终于到了淡水湾码头。
沈行舟没让媳妇跟着大家挤,而是等船上的人下得差不多了。
他们才挑着自己的东西上岸。
令梁晓悦没想到的是,黄小琴一家人还在码头上等着她。
见她上岸后,黄小琴拉着她到一旁道:“梁嫂子,你的海货不想卖给供销社的话,我堂哥可以帮你卖。
我家里亲戚多好东西都不够分的。价格你放心,肯定比你在供销社里高,而且当面给现金。
若是你不想出岛,可以把东西过秤后交给我,我让船长带到码头,我哥来码头取货就行。”
“还可以这样?”
黄小琴点了点头。
“我前些日子听家属院里的嫂子们说你捡的海货多,在供销社里还存了几十块钱。
倘若你量小,我也不跟你说这事。若是你要卖的东西多,总不能一直在供销社里存钱吧!”
梁晓悦点头道:“今天带了几十斤大青蟹,个头都是半斤以上的。我跟范嫂子约好了去集市上卖。不知道我们这些挑到集市上能不能卖得掉?”
“若是一大早去的话,问题不大。这会都十点半了,到集市上已经是中午了。
想全部卖完可能有点困难。若是你信任我的话,可以直接把这些货都我哥。
今天,正好我哥来码头接我,要不你们可以谈谈价格。若是你们觉得价格不合适,也可以不卖给他。”
“这个会不会太麻烦你哥了。”
“梁嫂子,不麻烦,我哥也能赚点跑腿费。”
话说到这里,梁晓悦就明白了。
黄小琴的哥哥要不是做采购的,要不就是混黑市的。
至于是什么身份,她不会去打听,只要不会给她带来麻烦就行。
想到这里,她也直接问道:“这样的话,对我们双方都不会有影响吧?”
黄小琴笑:“放心吧!梁嫂子,你可是我家的救命恩人,我坑谁也不会坑你。”
“行,那劳烦黄大哥帮我们看看货。”
说完,黄小琴就去找一旁来接她的堂哥了。
而梁晓悦也来到等着她的沈行舟等人身边。
她们几人围在一起,她便把黄小琴的话转述给大家听。
范桂香道:“我觉得黄同志这个提议不错!我们对于外面的行情也不了解。
只要比供销社里的价格高就行。人家还能给现金。
关键是,以后卖货不需要亲自上岸来卖,这就很方便。”
李斯同道:“只要不会给我们带来麻烦就行。”
范桂香:“这有什么麻烦。人家小黄给她家亲戚买的。我们卖给谁不是卖。”
一句话,把这件事情定性了。
确实牵扯不到她们。
范桂香跟徐慧琴都觉得可以让黄大哥给个价。
反正码头附近换货的人也不少,这属于合法的。
他们这群人在这里看货,也不会引起怀疑。
不多会,黄小琴带着一个身高175左右的年轻人过来了。
只见他推着一辆自行车。
自行车的后座上还绑了两个箩筐,一看就是平时运东西用的。
这人上来就热情的跟大家打着招呼。还拿出一盒香烟散给在场的男同志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