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行舟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这里的事情要是忙完了,我们就回去吃饭吧!”
梁晓悦点点头,锁好制药室的门,跟沈行舟一起往家走。
路上,沈行舟忽然想起什么,说:“对了,司令员今天还问起你呢,说要是药膏效果好。
以后部队的常用药膏都让你负责做,还说要给你发‘特殊贡献奖’。”
“什么贡献奖啊?” 梁晓悦好奇地问。
“还能是什么,肯定是给你发点补贴,或者给你批点紧俏物资。” 沈行舟打趣道,“到时候你可得跟司令员说,想要点红糖,给我做甜汤药喝,省得我总喝苦的。”
梁晓悦被他逗笑,伸手拍了他一下:“就知道喝!等药膏效果好,我给你做甜的枇杷膏,比红糖还甜,让你喝个够!”
“那太好了!” 沈行舟立马点头,“我可等着呢,我媳妇做的枇杷膏肯定好喝,我很期待。”
两人说说笑笑的往家走,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
元宵节过后,气温一天比一天高。
梁晓悦的养鸡鸭计划也准备启动了。
但是她又不想坐几个小时的渡轮去镇上。
就在她准备让黄小琴帮她买些鸡鸭崽的时候。
范桂香直接孵化了6只鸡送给了她。
梁晓悦抱着装小鸡崽的竹筐。
看着筐里六只毛茸茸、叽叽叫的小家伙,嘴角就没下来过。
给钱范桂香也不要,她只得拿50只鸡蛋给范桂香。
范桂香站在旁边,摆手拒绝她递过来的50个鸡蛋。
“你这妹子,跟我还客气啥!就六只鸡崽,值当你给这么多鸡蛋?赶紧收回去,不然我可生气了!”
“范嫂子,这哪能白要你的鸡崽啊!” 梁晓悦把鸡蛋往她手里塞。
“你家俩小子正长身体,煮鸡蛋吃刚好。你要是不收,我下次可不敢跟你要东西了。”
两人正推搡着,沈行舟扛着几根竹子从外面回来。
见状笑着解围:“范嫂子,您就收下吧,我媳妇这脾气您还不知道?要是您不收,她能琢磨好几天。”
范桂香这才松了手,笑着说:“行,那我只收下10个行了吧!50个也太多了。这年头鸡蛋可不便宜。”
最后,范桂香还是被梁晓悦强行塞了20个鸡蛋。
范桂香又叮嘱梁晓悦,“这小鸡崽得喂小米泡温水,别喂凉的,晚上得把鸡舍盖严实,别让黄鼠狼给叼走了。”
“知道啦,谢谢范嫂子!” 梁晓悦赶紧点头。
看着范桂香走了,转头问沈行舟,你扛这么多竹子回来做什么?
“你这鸡都抓回来了,我不得准备个鸡舍啊!”
今天恰逢周末,沈行舟在家里休息。
见范桂香送了鸡崽过来,他便去弄了些竹子回来。
梁晓悦轻拍了下脑门,“我怎么就没想到还要盖鸡舍呢,还是你想得周到!”
“那可不,” 沈行舟放下竹子,揉了揉她的头发,“赶紧把小鸡崽放进临时笼子里,我去搭鸡舍。争取今天就搭好,让它们有个新家。”
接下来几天,沈行舟一有空就忙着搭鸡舍。
他用竹子劈成细条,编出结实的鸡笼,还在顶部加了个小棚子,挡雨又遮阳。
搭完鸡舍,又拿着竹子在菜园子周围围上一圈篱笆。
边围边跟梁晓悦念叨:“这些鸡就喜欢吃青菜,上次见范嫂子家的鸡,把菜叶子啄得坑坑洼洼。咱们这菜园子可不能让它们祸祸了。”
梁晓悦在旁边递竹子,忍不住笑:“那你得把这篱笆扎高一些,这些鸡可是会飞的。”
“你这句话倒是提醒我了,确实得搭高一些。” 沈行舟擦了擦汗。
范桂香和徐慧琴家的鸡都是放在后门的鸡舍里关起来养。
家门口的菜地以前没有围栏,现在也跟着沈行舟一样给围起来了。
这样的话,几家的鸡偶尔也可以放出来活动活动。
徐慧琴看向梁晓悦笼子里的小鸡崽,忍不住逗了逗。
“这小鸡崽真精神,范嫂子孵的鸡就是好。我家今年孵了几只鸭崽,明天让我家壮壮送两只给你,凑个热闹。”
“不用不用,” 梁晓悦赶紧摆手,“我这六只就够了,再多了我怕照顾不过来。”
这年头对于家禽的养殖有着明显的限制。
本地是家里有几口人就能养几只鸡鸭。
人口多的家庭可以多养一两只。
但是部队里的家属没有这么大的限制。也不能养太多了。
“那行,” 徐慧琴也不勉强,“要是以后鸭下了蛋,我送给你尝尝。”
等沈行舟把篱笆搭好,整个菜园子都被围得严严实实,只留了个小木门。
梁晓悦把小鸡崽放进新鸡舍,看着它们在里面欢快地啄食。心里满是欢喜。
沈行舟见媳妇因为几只小鸡鸭这么高兴。
他心情也很好,“等鸡长大了,下了蛋,我每天给你煮一个,让你补补身子。要是不够吃,咱们再孵几只。”
正说着,范桂香家刚放出笼的鸡“咯咯” 叫着跑了过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