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从长安“零元购”来的海量战利品,张承和他的“拆迁办大队”踏上了归途。这一路上,画风那叫一个招摇过市,哦不,是招摇过“草原”。
想象一下:广袤的草原上,一支精锐骑兵护卫着连绵不绝、吱呀作响的大车队伍。车上堆着的不是粮草军械,而是晃瞎人眼的金饼银锭、露着绸缎边角的珠宝箱、以及各种奇形怪状一看就价值不菲的古董玩意儿。队伍后面还跟着扶老携幼、背着大包小包(里面是吃饭家伙)的工匠及其家眷,以及一群虽然穿着破旧西凉军服但精神头十足、时不时主动帮忙推车、眼神里充满对新生活向往的降兵。
这哪是得胜归来的军队?这分明是行走的“炫富天团”兼“人才交流中心”!
张承骑在马上,看着这浩浩荡荡的队伍,心里那叫一个美滋滋。他时不时就要策马到运财宝的大车旁溜达一圈,伸手摸摸冰凉的金饼,或者拿起一串珍珠项链对着阳光照照,嘴里发出啧啧的赞叹:
“哎呀呀,子龙你看,这成色!这分量!董卓老儿品味不咋地,搜刮东西倒是挺在行!你说他攒这么多,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何苦呢?最后还不是便宜了老子我?啧啧,真是……太客气了!”
赵云在一旁面无表情,努力忽略主公那副暴发户嘴脸,只是偶尔提醒一句:“主公,财帛动人心,还需加强戒备。”
“怕啥?”张承不以为然地摆手,“这草原上现在还有谁敢动老子?乌骨那小子早就把路趟平了!再说了,你看看咱们这阵容!”他指了指前后左右杀气腾腾的骑兵和新收编的、急于表现的西凉降兵,“哪个不开眼的敢来,正好给咱们新兄弟练练手,顺便再添点缴获!”
他的话很快得到了验证。确实有那么几股规模不大的马贼或者流浪部落,远远看到这支“肥羊”队伍,起初还眼冒绿光,但稍微靠近点,感受到那股冲天的煞气和精良的装备后,立刻明智地选择绕道走,跑得比兔子还快。
张承见状,更加得意,甚至开始即兴创作打油诗:
“草原风光好,遍地是牛羊,不如我车多,金银堆满仓!哈哈哈!”
众将士:“……” 主公这诗才,跟吕布将军有得一拼。
沿途遇到一些之前被乌骨“忽悠”过、正准备迁往渔阳的草原部落,看到这支队伍的“雄厚实力”,更是坚定了“跟着华将军有肉吃”的信念,纷纷主动加入,提供补给和向导。队伍如同滚雪球般,越发庞大。
张承来者不拒,充分发挥其“画饼”……不,是“描绘美好未来”的特长,对着新加入的部落头人又是一通吹嘘:
“看见没?这都是小意思!等到了渔阳,让你们见识见识什么叫真正的好日子!水泥路知道不?下雨天都不沾泥!海鲜火锅吃过没?鲜得能让你把舌头吞下去!还有那毛衣,比你们这皮袍子舒服多了!只要好好干,这些都是咱们的日常!”
部落头人们被忽悠得热血沸腾,只觉得前途一片光明,恨不得立刻插翅飞到渔阳。
就在张承这边一路“炫富”一路“招兵买马”,优哉游哉往回赶的时候,长安巨变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可能还用了八百里加急plus版),迅速传遍了天下。
各方势力的反应,那叫一个精彩纷呈,堪称大型“懵逼脸”展示现场。
冀州,邺城。
袁绍正在对着地图琢磨怎么更快地吞并并州,谋士许攸兴冲冲地拿着一份密报进来:“主公!大喜!长安急报!董卓被吕布杀了!”
“什么?!”袁绍先是一惊,随即狂喜,“董贼伏诛,国贼已除!此乃天佑大汉!快!详细说来!”
许攸眉飞色舞地汇报:“据报,是王司徒设下连环计,使吕布与董卓反目。吕布于宫中亲手诛杀董卓,如今长安已由王允和吕布共同掌控!”
“好!好一个王允!好一个吕布!”袁绍抚掌大笑,感觉头上的“盟主”光环又亮了几分,“董卓既死,关中空虚,正是我……”
他话还没说完,另一个谋士沮授急匆匆进来,脸色古怪地补充道:“主公,还有一事……据潜入长安的细作回报,董卓伏诛当夜,似乎有一支不明身份的军队趁乱洗劫了太师府和郿坞的部分库藏,卷走了大量金银财宝,还……还拐走了不少西凉军的工匠和降兵。”
袁绍的笑容瞬间僵在脸上:“不明军队?是谁?莫非是曹操?还是刘备?”
沮授摇头:“行事风格……不似曹刘。那些人动作极快,目标明确,只抢财宝工匠,不与吕布、王允主力冲突,得手后迅速撤离,方向……似乎是往北边去了。”
“北边?”袁绍眉头紧锁,忽然想到一个人,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莫非是……华雄那个痞子?!”
一想到华雄可能不声不响跑到长安,在自己眼皮底下捞了这么大一票,袁绍就觉得心口堵得慌。他之前还想让华雄去啃刘虞那块硬骨头,结果人家直接去长安把董卓的老窝给端了?!这对比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