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晃晃悠悠地驶离站台,窗外的景物在氤氲的水汽中模糊成一片流动的色彩。林晚照将滚烫的脸颊紧紧贴在冰凉的玻璃上,试图驱散那份由内而外的灼热。可那份触感,沈倦手臂揽过她肩膀的力度,他靠近时清冽的气息,他呼吸拂过耳廓的微痒,如同烙印般清晰地刻在感官记忆里,挥之不去。
心脏还在不规律地跳动着,像揣了一只受惊的兔子。她偷偷回头,透过斑驳的水痕,看到那个挺拔的身影依旧站在雨幕笼罩的站台下,轮廓模糊,却带着一种奇异的安定感。他还没走……是在等下一趟车,还是……只是站在那里?
一种微甜的、掺杂着羞涩与雀跃的情绪,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在她心底漾开一圈圈涟漪。这不再是前世遥远的仰望和卑微的暗恋,而是切切实实的、发生了的交集,是带着体温和呼吸的靠近。
【系统提示:宿主情绪波动值高于常态阈值。检测到多巴胺及内啡肽水平上升。建议:保持心态平稳,有利于专注学习与任务执行。】
冰冷的机械音适时地在脑海中响起,带着一丝不解风情的意味。
林晚照:“……” 她忍不住在心里翻了个白眼,这系统,真是煞风景的一把好手。不过,被它这么一打岔,脸上和心头的热度倒是降下去不少。
“知道了。”她在脑海中回应,带着点没好气,“不影响学习。”
她深吸一口气,将注意力强行拉回。摊开一直紧握在手心的草稿纸,上面是沈倦刚刚在图书馆写下的数学题详解。字迹清隽有力,逻辑清晰,步骤严谨。看着这些字,仿佛又能看到他低头书写时专注的侧脸,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淡淡的阴影。
“拥有选择的权力……”她低声重复着自己刚才在雨中对他说出的话。这不仅是对他说的,更是对自己立下的誓言。沈倦的存在,像一座灯塔,照亮了她前行的方向,也让她更清晰地看到了自己必须跨越的距离。
回到家,带着一身潮湿的水汽和一颗依旧有些纷乱的心。母亲李慧茹正在厨房忙碌,听到开门声探出头,看到她湿了一边的袖子,立刻皱起眉:“哎呀,怎么淋湿了?没带伞吗?快,快去换身干衣服,别感冒了!”
“妈,没事,就湿了一点。”林晚照心里一暖,那种被家人关怀的踏实感驱散了部分因沈倦而起的悸动不安。
“什么没事!快去!”母亲不由分说地催促,又转身从厨房端出一碗刚煮好的姜茶,“换了衣服出来把这个喝了,驱驱寒。”
捧着温热的姜茶,姜的辛辣与红糖的甜润交织,暖流从喉咙一直蔓延到四肢百骸。父亲林建国坐在沙发上看报纸,虽然没说什么,却默默地把空调的温度调高了一些。这些细微的、无声的关怀,像坚固的港湾,让她这艘在学海和情感波澜中奋力前行的小船,得以停靠和汲取力量。
“爸,妈,我这次月考,一定会有进步的。”她看着父母,语气坚定。这不仅是对系统的承诺,对沈倦的追赶,也是对这份亲情支撑的回应。
母亲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尽力就好,别太累着自己。”
父亲也从报纸后抬起眼,看了她一眼,那眼神里是惯常的沉默,却也多了一丝几不可查的欣慰。
夜晚,林晚照坐在书桌前,摊开习题册。脑海中却不时闪过雨中的画面,尤其是沈倦那双在雨汽中显得格外深邃的眼眸,以及他谈及未来时,那一闪而过的、极淡的困扰。
“选择很多,有时候未必是好事……”
“人生很多选择,并不完全取决于个人意愿……”
他的话,像羽毛轻轻搔刮着她的心。她发现,自己不仅仅是对他这个人好奇,更开始想要了解他光环之下,可能隐藏的无奈与重量。这种想要探知、想要分担的冲动,比单纯的欣赏和靠近,似乎又更深了一层。
【叮——新任务发布:“弱科攻坚·数学专项(一)”。要求:在48小时内,独立完成并彻底理解《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数学B版第3-5章节的所有例题及习题。奖励:积分+80,逻辑思维碎片x1。失败惩罚:随机扣除一项已获得技能。】
系统的任务提示音再次响起,将林晚照从纷乱的思绪中拉回现实。任务目标明确,难度不小,惩罚措施也相当严厉。
“看来,没时间胡思乱想了。”林晚照甩了甩头,将那些关于沈倦的旖旎念头暂时封存到心底角落。逆袭之路,容不得半分懈怠。她深吸一口气,目光变得锐利起来,仿佛一名即将踏上战场的士兵。
“接受任务。”
她翻开厚重的《五三》,直接找到数学B版的第三章节。函数与导数——这是她前世直到高考都没完全弄明白的噩梦。但这一次,她有系统,有决心,还有……沈倦留下的那份详尽的解题笔记。
她将沈倦的笔记放在手边,如同握着一把锋利的武器。开始埋头苦攻。遇到卡壳的地方,她先自己反复思考,尝试多种方法,实在不行才去参考笔记,对照着他的思路,寻找自己的盲点。她不再满足于“看懂”,而是追求“弄懂”,每一个步骤背后的原理都要刨根问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