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御驾自杭州启程,浩浩荡荡北上回京。与南巡离京时相比,仪仗依旧盛大,但氛围却截然不同。队伍中少了几分初次南下的新奇与轻松,多了几分历经风波、载誉而归的沉稳与威赫。
龙舟再次航行于运河之上,两岸景色依旧,但看风景的人心境已然不同。雍正大部分时间待在书房,处理着积压的政务,或是与随行的怡亲王、张廷玉商议回京后的安排,眉宇间虽带疲惫,却精神矍铄。
林潇潇则安静地待在自己的舱室内,或是看书,或是整理思绪。她知道,船每向北行一里,便离紫禁城那座巨大的舞台更近一步。
途中,她收到了甄嬛和安陵容通过秘密渠道送来的信。
甄嬛在信中详细告知了京城近况:皇后称病不出,景仁宫守卫森严,如同铁桶。但齐妃、富察贵人等人近期活动频繁,似有小动作。同时,皇上在南巡期间力保林如海、处置曹家、以及贵妃娘娘屡立奇功的消息早已传回京城,如今林潇潇在朝野声望极高,但也引来了不少嫉妒与非议,尤其是关于“后宫干政”的流言悄然兴起。甄嬛提醒她,回京之后,必有一番风雨,需早做准备。
安陵容的信则充满了欣喜与依赖,为林潇潇父亲沉冤得雪而高兴,也为她即将回宫而期待,字里行间满是关切与拥护。
看完信,林潇vre心中更有底气。有甄嬛这样的盟友在京城为她留意风向,有安陵容的忠心追随,再加上皇帝的信重,她并非孤身作战。
至于那些“干政”的流言……她冷笑一声。这恐怕就是皇后和齐妃等人反击的第一步了。不过,她早有准备。
船行迅速,不日抵达通州码头。京城,已遥遥在望。
码头上,早已接到消息的留京王公大臣、文武百官齐聚,旌旗招展,跪迎圣驾。规模远比南巡离京时更为盛大,气氛也更为庄重。
当雍正皇帝携嘉懿贵妃林潇潇踏上京城的土地时,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再次响起,震天动地。
雍正接受了朝拜,目光扫过底下恭敬的臣子,脸上带着帝王的威仪与南巡功成的意气风发。而站在他身侧稍后位置的林潇vre,身着贵妃朝服,仪态万方,沉静从容,瞬间吸引了所有目光。
这就是那位在南巡中立下大功、圣眷无极的嘉懿贵妃!
许多官员心中暗忖,经过此番南巡,这位贵妃娘娘在后宫的地位,恐怕已无人能及。就连那些原本对“后宫干政”颇有微词的老古板,在看到皇帝对她毫不掩饰的倚重姿态以及她本身沉静大气的气度时,也不得不将那些话暂时咽了回去。
简单的迎接仪式后,御驾径直返回紫禁城。
穿过熟悉的宫门,行走在巍峨的宫墙之间,林潇vre有一种恍如隔世之感。江南的烟雨、运河的波涛、石门渡的惊魂……仿佛都已成前尘旧梦。眼前,是更为现实、也更为复杂的宫廷斗争。
按照规矩,皇帝回宫,皇后应率六宫妃嫔于宫门内迎驾。然而,今日出现在众人面前的,只有以端妃、敬妃为首的低位妃嫔,以及齐妃、富察贵人等人。
端妃和敬妃见到皇帝与林潇vre,脸上露出由衷的欣慰笑容。齐妃等人则神色复杂,尤其是齐妃,眼神中充满了嫉妒、不甘,还有一丝难以掩饰的慌乱。
“臣妾等恭迎皇上回宫!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众妃嫔齐刷刷跪倒。
“平身。”雍正淡淡开口,目光扫过人群,并未看到那个意料之中的身影,“皇后呢?”
端妃上前一步,柔声回道:“回皇上,皇后娘娘凤体一直欠安,太医嘱咐需静养,未能前来迎驾,特让臣妾代为请罪。”
凤体欠安?静养?
众人心知肚明,这不过是软禁的官方说辞。皇帝当众询问,无疑是在确认和强调皇后的“病”。
“既然病了,就好好养着吧。”雍正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传朕旨意,后宫诸事,暂由端妃、敬妃、嘉懿贵妃共同协理。非朕旨意,任何人不得打扰皇后静养。”
这道旨意,等于正式宣告了后宫权力的移交。林潇vre协理六宫的地位,得到了最公开的确认。
“臣妾等遵旨。”端妃、敬妃连忙应下。
齐妃等人的脸色更加难看,却也不敢多言。
雍正不再多留,起驾回养心殿处理积压的政务。
林潇vre则在众妃嫔各异的目光中,由宫人簇拥着,返回了她离开了数月的碎玉轩。
碎玉轩依旧保持着她离开时的模样,但似乎又有些不同。宫人们脸上带着与有荣焉的喜气,院落打扫得一尘不染,仿佛在迎接主人的凯旋。
踏入殿门,熟悉的环境让林潇vre一直紧绷的心弦稍稍放松。然而,她知道,这暂时的宁静只是假象。
她回来了。
带着南巡的功勋,带着皇帝的信任,也带着无数或明或暗的敌意。
紫禁城的新一轮博弈,随着她的归来,已然悄然开始。
喜欢本宫只想到点下班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本宫只想到点下班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