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屏幕还亮着,陈薇薇的视频停在“砰”的那一帧。林清歌盯着那根笔直伸出的食指,像被钉住了一秒,然后抬手按灭了屏幕。她把手机翻过来,背面朝上,轻轻放在桌角,动作轻得像是怕吵醒什么。
她没再看一眼。
外套拉链拉到下巴,卫衣帽子套上,她抓起钥匙出门。楼道灯感应迟钝,踩到第三阶才亮,她已经走到底,推开了单元门。
街角那家24小时咖啡店,玻璃门总有点卡。她今天没等自动感应,直接伸手推,门缝刚够侧身进去。冷气扑上来,她没抖,径直走向靠窗那个角落卡座——离兼职学生常聚的沙发区最近,又不会被一眼注意到。
她坐下,点单时特意多问了一句:“你们这Wi-Fi密码还是‘coffee2023’吗?”
店员头也不抬:“换了,叫‘夏日祭限定’。”
林清歌指尖一顿,面上没动,只说:“挺好听的名字。”
她坐回位置,耳机摘下,音符耳钉贴着耳骨,有点凉。她没去碰,只是把手机反扣在桌面,打开录音软件,但没点录制。光标在空白界面闪着,像在等一句开场白。她没给。
她只是低头,假装整理包带,耳朵却竖着。
那边几个穿制服的兼职正围坐一圈,一人啃着三明治,边嚼边说:“你们看了吗?星辰音乐赛初审名单出来了。”
“谁上的?”
“一堆不认识的,有个叫陈薇薇的,投了个《夏日祭》,评委点评说‘旋律有记忆点但立意太浅,像是高中生日记’。”
林清歌的右手无意识蜷了一下,指甲在掌心留下浅痕。
她没抬头,只是把耳机线绕在手指上,一圈,又一圈。
“她那歌我听过剪辑版,发短视频里当BGM,点赞都破十万了。”另一人说。
“红了也不代表能进复审啊,这比赛看深度。听说去年冠军写的是留守儿童和AI养老院的事。”
“陈薇薇那个……感觉就是想靠甜嗓+网感出圈。”
林清歌终于抬手,把耳机塞进包里,拉链拉上。她起身去前台,要了杯冰美式,回来时路过那群人,脚步慢了半拍。
“对了,她报名通道走的是个人实名吧?”她语气平常,像随口一问。
几人抬头,一个女生说:“是啊,系统认证过的,不然作品都挂不上。”
“哦。”林清歌点头,“我还以为这种比赛能匿名投稿呢。”
“匿名?不可能,版权都要实名备案的。”
她走回座位,坐下,没喝咖啡,只是盯着杯口漂浮的冰块。
陈薇薇问她要身份证的事,突然变得无比清晰。
她打开手机,翻到聊天记录。
“清歌,组委会说投稿信息要补个实名认证,你身份证号给我一下?”
“别拖啦,平台要关了,我帮你盯着呢。”
她关掉对话框,锁屏,再次反扣在桌上。
两小时后,她回到公司工位。陈薇薇还没来,但桌上留了杯奶茶,杯底压着张便利贴:“给你带的,少糖去冰,别忘了喝~”
林清歌没碰那杯奶茶。她打开电脑,调出一份文件,打印。纸张从打印机吐出来时,她听见脚步声由远及近。
“清歌!”陈薇薇的声音甜得像糖浆,“你怎么这么早?”
林清歌拿起那张纸,是“星辰音乐新人赛投稿须知”官网截图打印版。她没看陈薇薇,只是轻轻放在桌面上,用回形针夹好。
“薇薇。”她开口,声音不高,但足够清晰,“你说帮我交了《夏日祭》,走的是哪个通道?实名认证用的谁的身份证?”
陈薇薇脚步顿住,笑容僵了半秒:“啊?你怎么突然问这个?”
“我刚听咖啡店那几个兼职说,初审名单出来了。”林清歌抬眼,目光平直,“有个叫陈薇薇的人投了《夏日祭》,评委说立意单薄。”
陈薇薇的脸色变了。她勉强笑:“可能是重名吧?这名字又不稀有……”
“我歌的名字,你是什么时候知道的?”林清歌打断她,“我从没发过完整版,连副歌都没录过公开音频。”
陈薇薇张了张嘴,没出声。
“我只给你看过手写片段。”林清歌继续,“你还记得那天晚上,你说帮我填报名表,但我坚持自己上传文件。那之后,你有没有再碰过我的电脑?”
“我……”陈薇薇语速加快,“清歌,我是看你太累,怕你错过截止时间!平台快关了,我就想着先帮你交上去,结果系统要求实名,我没你身份证,只能用自己的账号挂一下……”
“挂一下?”林清歌冷笑,“那评委点评里说‘创作者陈薇薇自述灵感来自童年夏夜与母亲的回忆’——这话说的是你吗?你妈去年才带你去三亚度假,你七岁前住在城东老小区,哪来的‘乡下老屋’?”
陈薇薇嘴唇发白。
“你伪造了投稿证明。”林清歌声音没抬,“截图排版和官网不一样,后台日志显示,你手机在凌晨一点二十三分连接过咖啡店路由器,访问了赛事后台。你根本不是帮我,你是把我的歌,用你的名字,投了出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