庇护所主控厅内,时间仿佛被拉长,又仿佛在瞬息间流转。林月如盘膝而坐的身影,在“方舟之心”恒定而温和的蓝色辉光映照下,如同一尊沉静的古玉雕像,内里却进行着翻天覆地的蜕变。
星辉灵力,这股融合了异界法则、先民悲愿、英烈意志与本源生机的全新力量,不再仅仅是流淌于经脉,而是开始与她每一寸血肉、每一缕神魂进行更深层次的交融。她以蜀山《上清破云剑诀》的心法总纲为基,辅以多年来对武道、对天地灵气的理解,小心翼翼地引导着这股浩瀚而略显陌生的力量。
意识沉入内境,所见的不再是熟悉的丹田气海与泾渭分明的经脉,而是一片微缩的、旋转的星云。无数细碎的蓝色光点,如同夜空中璀璨的星辰,在特定的轨迹上运行、碰撞、聚合,衍生出更为精纯凝练的星辉灵力。这便是她初步构筑的“星辉道基”雏形。与蜀山传统的金丹大道或元婴化生截然不同,她的道路,自踏入苍梧界,吸纳此界星辰之力开始,便已偏离了固有的轨迹,直至“方舟之心”的融合与苏烈的路线,终是走上了这条独一无二的“星途”。
修炼并非一帆风顺。星辉灵力虽浩瀚,但其本质更偏向于宇宙星辰的宏观与冷寂,与人族修士偏向生命与感性的灵力特性存在天然的差异。偶尔,过于澎湃的星力会冲击得她神识摇曳,仿佛灵魂要被拉扯出躯壳,融入那无垠的冰冷星海;偶尔,来自古盟约先民跨越万古的悲愿碎片,会如同潮水般涌入她的意识,带来一瞬足以淹没理智的沧桑与哀恸;偶尔,苏烈最后那决绝而欣慰的眼神会清晰浮现,引得她心绪波动,道基微澜。
每一次波动,都伴随着风险。但她心志之坚,历经锁妖塔之劫、异界漂泊、生死之战,早已磨砺得如同百炼精金。她谨守灵台一点清明,以蜀山心法中正平和的意境为锚,将那些外来的意念碎片逐一梳理、沉淀,化为滋养道基的养分,而非扰乱心神的魔障。她开始理解,这“星辉道基”,不仅仅是力量的积累,更是一种承载与包容——承载逝者的遗志,包容异界的法则,最终融汇成独属于她林月如的“道”。
时间在深度入定中失去了意义。不知过了多久,或许是一瞬,或许是数个日夜,她膝上的“星晖神弓”再次传来温热感。这一次,并非指向遥远的“归墟之影”,而是与她体内流转的星辉灵力产生了更深层次的共鸣。弓身核心的蓝色光核,其搏动的节奏,开始与她内景星云旋转的频率趋于一致。
一种玄之又玄的感应建立起来。通过神弓,她仿佛能更清晰地感知到庇护所外,那片被净化的星域中,每一缕星辰之力的流动,甚至能隐约察觉到“方舟之心”散发出的能量场与遥远苍梧界星辰引力之间的微弱联系。神弓不再仅仅是一件兵器,更像是一个放大器,一个连接她与这片星宇的桥梁。
就在她沉浸于这种奇妙感应,道基趋于稳固,体内星云运转愈发流畅自如之际——
“嘀——嗒——!”
一个极其轻微,却与庇护所内所有平稳运行的仪器嗡鸣声截然不同的异响,突兀地刺入了她高度凝聚的感知中。
林月如蓦地睁开双眼!眸中不再是往日清亮锐利的剑光,而是两团缓缓旋转的深邃星璇,内里仿佛蕴藏着无垠夜空。她周身的气息已然内敛,但一种与周遭环境浑然一体的威压,却无声地弥漫开来。筑基初成,虽距离巅峰尚远,但其质已变。
异响并非来自通讯系统,也非来自任何已知的设备。它……似乎来源于脚下,来源于庇护所更深层的结构,或者说,来源于与庇护所紧密连接的“方舟之心”本体!
她站起身,动作流畅自然,再无半分激战后的滞涩与疲惫。“星晖神弓”无声地悬浮而起,落入她摊开的掌心,弓弦微颤,发出低不可闻的清鸣,既是警示,亦是询问。
主控厅内,原本稳定流淌的蓝色辉光,出现了极其细微的、几乎无法用肉眼察觉的明暗波动。就像平静湖面被投入了一颗微小的石子,荡开了几乎可以忽略的涟漪。观测窗外,那颗新生的蓝色“太阳”依旧恒定,但林月如凭借与“方舟之心”的初步联系,敏锐地察觉到,其能量输出出现了一丝微不足道、但确实存在的……“杂音”。并非恶意的侵蚀,更像是一种……源自内部的、规律性的“脉动”,与刚才那声“嘀嗒”异响隐隐对应。
林月如的眉头微微蹙起。她**调动起初步稳固的神识**,如同无形的水银,向异响传来的方向——庇护所下层区域蔓延而去。神识掠过冰冷的金属廊道、废弃的舱室、休眠的能量管道……最终,在触及到一片被厚重隔离屏障封锁的区域时,受到了阻碍。那屏障并非人为设置,更像是“方舟之心”自我保护机制的一部分,其上流淌着复杂古老的符文,与林月如拥有的星辉灵力同源,却又带着拒绝探知的意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