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厅前的空地上,围着看热闹的士兵和官吏下意识地往后退了两步,目光紧紧盯着场中三人,连呼吸都放轻了 —— 谁都想看看,文书里 “单骑擒双匪首” 的霍去病,到底能不能接住夏侯兄弟的挑战。
夏侯渊握着腰间的环首刀,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他今年三十有二,跟着曹操征战多年,以 “快刀” 闻名陈留,寻常匪首见了他都要绕着走。可眼前的霍去病,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粗布劲装,身形中等,既没有夸张的肌肉,也没有亮眼的铠甲,站在那里像个普通的农户,唯独那双眼睛,平静得像深潭,连看他的眼神里都没有丝毫波澜。
“霍将军,在下夏侯渊,字妙才,惯使快刀,若有招式失当之处,还请海涵。” 夏侯渊拱手行礼,语气里的好胜藏不住,却仍守着武将的礼数。他余光扫过站在一旁的曹操,见主公正捻着胡须打量霍去病,心里更不服气 —— 他不能丢了曹家军的脸面,更要让主公知道,陈留的武将,未必不如外面来的 “勇将”。 霍去病也拱手回礼,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夏侯将军客气,切磋而已,点到为止,不伤和气。”
话音刚落,夏侯渊突然沉喝一声,脚步猛地蹬地,青石板上竟踏出一个浅坑!他身形如离弦之箭,朝着霍去病左侧疾冲,腰间环首刀 “唰” 地抽出,刀身映着夕阳,划出一道冷冽的弧线,直取霍去病的左肩 —— 这是他最得意的 “斜劈快刀”,刀速快到能劈开迎面而来的箭矢,寻常武将根本来不及反应。
“好快!” 围观众人里有人低呼,苏文更是下意识地攥紧了陈宇的衣袖,手心全是汗。陈宇却站在原地,指尖轻轻摩挲着腰间的短刀 —— 他太清楚霍去病的实力了,夏侯渊的快刀虽猛,却还没到让霍去病全力应对的地步。
果然,就在刀锋离霍去病左肩不足三寸时,霍去病突然动了!他没有后退,反而脚下轻轻一旋,身体像被风吹动的柳叶,向右侧滑出半丈,恰好避开刀锋;同时右手握着的短枪横扫,枪杆带着 “呼呼” 的劲风,精准地撞在夏侯渊的刀背上。
“铛!”
一声脆响,震得周围人耳朵发麻。夏侯渊只觉得一股刁钻的巧劲顺着刀身传来,手腕猛地一麻,环首刀竟被撞得向外侧偏了半寸,原本势如破竹的突袭,瞬间没了力道。他心里一惊,连忙收刀后退,脚尖在地上连点,才稳住身形,看向霍去病的眼神里多了几分凝重 —— 这汉子的反应速度,比他见过的任何对手都快,而且那股力道,看似轻柔,却正好打在他刀路的 “破绽” 上,显然是对刀法极为熟悉。
“再来!” 夏侯渊不服气,再次发起进攻。这次他不再急于突袭,而是以刀为轴,划出一道道密集的刀影,时而劈向霍去病的头顶,时而刺向他的腰腹,时而撩向他的膝盖,刀风呼啸,将霍去病的周身要害都笼罩在刀势里。围观众人看得眼花缭乱,纷纷赞叹:“夏侯将军这‘旋风刀’,果然名不虚传!”
霍去病却依旧从容,短枪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面对劈来的刀影,他不慌不忙,枪杆竖挡,精准地架住刀身;面对刺来的刀锋,他轻轻一挑,枪尖便将刀势引偏;面对撩来的刀光,他脚下轻点,身体腾空半尺,恰好避开。他的动作不快,却每一次都卡在夏侯渊刀路的间隙里,像一块精准的楔子,硬生生把对方的刀势拆解开来。
更让夏侯渊憋屈的是,霍去病好几次都能趁机反击 —— 有一次他刀势偏斜,胸口露出破绽,霍去病的枪尖明明已经指到了他的衣襟,却又轻轻收回;还有一次他脚下不稳,霍去病只要一脚就能将他绊倒,却也刻意放慢了动作。
一炷香的时间过去,夏侯渊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淌,浸湿了衣领。他的 “旋风刀” 本就耗力,此刻手臂早已酸麻,刀速慢了不止一半,呼吸也变得粗重。反观霍去病,依旧站姿沉稳,呼吸平稳,连额角都没见汗。
“我输了!” 夏侯渊突然收刀后退,双手抱拳,语气里带着几分不甘,却更多的是敬佩,“霍将军身手卓绝,尤其对刀路的拆解,堪称精妙,在下不及!” 他心里清楚,霍去病从头到尾都没尽全力,若是真打,他撑不过三十招。
霍去病也收起短枪,拱手道:“夏侯将军的‘旋风刀’迅猛凌厉,霍某只是侥幸拆解,将军不必过谦。”
“好!好一个‘点到为止’!好一个‘侥幸拆解’!” 曹操突然鼓起掌来,快步走到场中,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欢喜,眼神里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考量。他走到霍去病面前,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指尖不经意地感受着对方肌肉的紧实度,笑道:“霍将军不仅勇力过人,还懂进退、顾大局,知道给妙才留颜面,这份心性,比武力更难得!文书里说你‘勇冠三军’,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甚至…… 比文书里写的还要厉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