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条加粗的推送新闻标题如同一记重拳,狠狠砸在林枫的视网膜上——《正气青年·高远篇》先导预告片,震撼发布!
他下意识地点开,一段精心雕琢的影像瞬间占据了整个屏幕。
晨曦微露,高远的身影出现在清晨五点的操场上,汗水浸湿了背心,每一次呼吸都带着坚毅的节奏。
镜头切换,深夜的篮球馆里,只剩他一人加练投篮,篮球空心入网的声音在空旷的场馆里回响。
下一个场景,他面带温和的微笑,将一本捡到的学生证递还给焦急的学妹。
一系列完美无瑕的画面,配上低沉而富有磁性的旁白:“真正的优秀,从不需要解释。”
视频不长,但每一个镜头都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剖开大众对于“榜样”的全部想象。
评论区在短短几分钟内彻底沦陷。
“这才是我们需要的青年榜样,自律、刻苦、善良!”“看看人家,再看看那个404寝室,纯属哗众取宠的小丑。”“林枫团队那种所谓的‘真实’,不过是给自己的懒惰和失败找借口罢了。”恶意的揣测和尖锐的对比,像潮水般涌来,试图将404寝室刚刚燃起的那点火光彻底淹没。
林枫面无表情地划过那些评论,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他们拍的不是人,是PPT。”他轻声说道,仿佛在陈述一个与自己无关的事实。
真正的生活充满了意外、尴尬和数不清的狼狈时刻,而高远的视频里,只有一张张精心计算过的、用于展示的幻灯片。
就在这时,寝室门被轻轻敲响了。
进来的是沈佳,那位《青州青年》的记者。
她的脸色有些苍白,眼神复杂地看着林枫,手里紧紧攥着一个黑色的U盘。
“林枫,”她开门见山,声音有些干涩,“这是他们团队内部剪辑的另一个版本,我托朋友拿到的。”她将U盘递了过来,“里面有……有高远在篮球赛上因为一个争议判罚,当场摔了手机还辱骂裁判的镜头,后来被公关团队压下去,剪掉了。”
林枫的目光落在那个U盘上,却没有伸手去接。
沈佳的呼吸有些急促,继续说道:“我们主编……他看了网上的风向,让我写一篇稿子,叫《揭穿林枫人设泡沫,真实还是哗众取宠?》。可是,我看了你们的片子,看了赵子轩的采访,看了你们帮大刘找车……”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挣扎,“你们没有在表演,你们是真的在生活。”
林枫终于抬起眼,目光平静地迎上她的视线,问了一个毫不相干的问题:“你当初为什么选择做新闻?”
沈佳愣住了,这个问题让她猝不及防。
她沉默了许久,攥着U盘的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
最终,她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低声却清晰地回答:“我想让真实的声音,被更多人听见。”
“那就从这里开始。”林枫点了点头,目光扫过她手里的U盘,语气却不容置疑,“去发一篇‘未被剪辑的高远’,用你自己的名字。”
这不仅仅是接受一份爆料,更像是一次灵魂的拷问。
沈佳猛地抬起头,她重重地点了点头,转身快步离去,背影挺得笔直。
当天晚上,《青州青年》的公众号发布了一篇特稿,标题辛辣直接——《光鲜背后:一个“完美青年”的删减片段》。
文章不仅详细描述了高远团队如何精心策划“完美人设”,更是附上了一段左右分屏的对比视频。
左边是公开发布的预告片,右边则是U盘里那个充满怒火与咒骂的原始片段。
一石激起千层浪。
舆论瞬间逆转,仿佛火山喷发。
那些刚刚还在吹捧高远的评论区,立刻被“人设崩塌”“两面派”“原来完美都是演出来的”等评论刷屏。
风暴中心,高远的团队乱成一团。
就在他们焦头烂额地准备危机公关时,一记更狠的重锤落了下来。
一段模糊的会议录音被小薇用匿名账号上传到了网上,录音里,高远团队的负责人声音清晰可辨:“林枫这个人很危险,他越真实,就显得我们越虚假!他正在向所有人证明,不完美也能被喜欢,这会彻底毁了我们辛苦建立的一切!”
这段录音,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它无情地揭示了高远团队的底层逻辑——他们恐惧的不是林枫,而是林枫所代表的“真实”。
高远在震怒之下,下令撤下了所有平台的宣传物料,这种行为无异于不打自招。
然而,林枫并没有乘胜追击。
他反而让陈默连夜剪辑出了一部新的短片,名字就叫《我们也删点什么》。
视频内容,正是之前被他们当做素材备用、却没打算放进正片的片段——赵子轩在一次鼓起勇气的表白被女生当众拒绝后,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哭得泣不成声,鼻涕眼泪糊了一脸。
视频的最后,屏幕上浮现出一行字:“我们不剪掉狼狈,因为狼狈,也是活着的一部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