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寝室的空气凝滞如冰,只有笔记本电脑风扇的嗡鸣在单调地切割着寂静。
林枫双眼布满血丝,死死盯着屏幕上那片由无数匿名数据汇成的海洋。
二十四小时,两千七百八十一条反馈,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在深夜里辗转反侧的实习生。
他的指尖在触控板上滑动,后台的匿名留言区像一个深不见底的树洞,倾倒着无声的呐喊。
就在这时,一条记录像磁石一样吸住了他的目光。
“我每天帮主管遛他那条柯基,来回一个半小时,这算不算隐形工时?”
这条留言在过去十二小时内,以几乎相同的措辞,被反复提交了七次。
每一次提交的间隔,都像是发信人内心的一次挣扎与确认。
林枫立刻追踪IP地址,一行清晰的字符跳了出来:青州大学实习合作企业——星启科技。
心脏猛地一沉。
这不再是随机的抱怨,而是一种持续性的、系统性的压榨。
他没有丝毫犹豫,拨通了苏晚晴的视频电话。
屏幕亮起,苏晚晴的脸庞出现在画面中,背景是图书馆柔和的灯光。
她显然也还没睡,眼底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依旧清亮。
“出事了?”她开门见山。
林枫将镜头对准自己的电脑屏幕,将那条反复出现的留言放大。
“星启科技,我们的重点合作单位。”
苏晚晴的眉头瞬间蹙起。
她一字一句地读完,沉默了片刻,画面中只听得见她那边传来翻动纸页的微弱声响。
“我查过星启的实习生管理条例,里面明确写着‘鼓励实习生融入团队文化’。这句模糊的话,就是他们滥用权力的遮羞布。”她顿了顿,声音里多了一丝难以察觉的颤抖,“这已经不是压榨了,林枫,这是一种‘情感剥削’。他们利用实习生害怕被边缘化、渴望被认可的心理,把私人事务包装成团队任务。遛狗,只是冰山一角。”
“曝光这个案例?”林枫问道,但他自己心里已经有了否定的答案。
那样做,只会让那个发信的实习生被推上风口浪尖,成为第一个牺牲品。
“不,”苏晚晴摇了摇头,她的目光穿透屏幕,仿佛看到了那个躲在IP地址后面的脆弱身影,“他们不是不知道累,是怕说了,实习机会就没了。”
一句话,击中了问题的核心。
林枫紧绷的下颌线终于松弛下来。
他知道该怎么做了。
这场仗,不能只靠一腔孤勇。
挂断视频,他立刻在404的小群里发了消息。
几乎是秒回,阿哲和老猫的声音在寝室里响了起来。
“曝光那个主管!人肉他!”阿哲义愤填膺。
“冷静,”林枫打断了他,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冷酷的理智,“我们不针对任何个人,我们要掀翻的是规则。”他转向阿哲,“把后台所有类似‘遛狗’‘代购奶茶’‘接孩子’‘写情书’这样的高频词条都扒出来,做一个动态词云图,越大越显眼的,就是问题越严重的。”
他又看向老猫:“还记得我们之前在茶水间贴的情绪色谱墙吗?去拍一段延时摄影,记录下从协议发布前到现在,墙上便利贴颜色的变化。”
那面墙,是他们最初的实验。
红色代表“接受”,绿色代表“拒绝”。
一开始,墙上密密麻麻全是红色,像一片沉默的血海。
而现在,林枫知道,绿色的萌芽正在不可阻挡地破土而出。
第二天,《实习生日记》第二集的预告片准时上线。
没有激烈的冲突,没有声嘶力竭的控诉。
视频开头,漆黑的屏幕上浮现出一行字:“沉默不是顺从,是还没等到火柴点燃。”
紧接着,一个由无数词条构成的云图缓缓旋转着出现,“遛狗”“奶茶”“搬家”“取快递”等字眼触目惊心。
画外音是林枫冷静的独白:“你的时间,属于工作,还是属于工作的附属品?”视频的最后,是那面情绪墙的延时摄影画面:代表屈从的红色便签日渐稀疏,而象征反抗的绿色“拒绝成功”标记,从一个孤独的点,逐渐蔓延,汇聚成片。
预告片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远比想象中要大。
同一时间,在青州大学经管院的实习生培训课上,周莉正站在讲台上。
她手里拿着一张卡片,上面印着“说不卡”三个字。
这是她根据“火柴协议”的理念,紧急加入的新环节。
“好了同学们,我们来一次实战演练。”周莉清了清嗓子,刻意模仿出一种油滑的领导腔调,“小张啊,这个周末天气不错,陪几位重要的客户去打场高尔夫吧,就当是部门团建了,年轻人要多抓住机会表现自己。”
台下的实习生们面面相觑,窃窃私语。
这种场景太熟悉了,熟悉到令人窒息。
拒绝?
谁敢?
就在一片死寂中,后排一个叫小薇的女生,手举得笔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