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医院肾脏内科的走廊里弥漫着一股消毒水特有的、清冷又刺鼻的味道,与无数焦灼的脚步声混杂在一起。
林枫在一张长椅上找到了陈叔,这位看着他长大的长辈,此刻正拧着眉,指尖在那几张薄薄的病历复印件上反复摩挲,每一次翻页都像是在林枫心上划过一道。
终于,陈叔摘下老花镜,疲惫地捏了捏鼻梁,声音沙哑地打破了沉默:“情况比我想的要糟。小林的肌酐和尿素氮指数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危险的界限,透析只是在给他续命,拖一天算一天。”
林枫的心沉了下去,声音绷得很紧:“根治的办法呢?”
“换肾。”陈叔吐出这两个字,像扔下两块沉重的石头,“好消息是,配型三个月前就成功了,是他母亲的。但……”他顿了顿,目光变得复杂而同情,“手术费、术后抗排异药物、住院护理,所有费用加起来,最保守的估计,也要十七万。”
十七万。
这个数字像一柄重锤,狠狠砸在林枫的胸口,让他一瞬间有些喘不过气。
他定了定神,追问道:“医院或者社会上,有没有针对这种情况的慈善基金可以申请?”
陈叔脸上浮现一抹苦笑,那笑容里满是成年人世界的无奈:“有,当然有。但申请的人太多了,像小林家这种情况,排队至少要等三年。可他的病等不了三年,他妈妈也等不了了。”他压低了声音,带着一丝惋惜,“为了省钱给他治病,他妈妈已经三次拒绝自己的治疗了。再这样下去,就算等到肾源,她自己的身体也撑不住了。”
这个消息比十七万的缺口更让林枫感到窒息。
一个母亲,正在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儿子的未来,而那个儿子,却因为一次背叛,差点毁掉了一切。
林枫沉默了,走廊里的光从窗外斜射进来,将空气中的尘埃照得一清二楚,也照出了他眼底翻涌的情绪。
片刻之后,他抬起头,目光如炬,直视着陈叔:“陈叔,如果……如果我现在能凑齐这笔钱,能不能立刻安排手术,保证排期?”
陈叔愣住了,他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坚毅的眼神,那里面没有一丝一毫的玩笑成分。
他知道林枫的家境,也知道他只是个学生。
但他最终还是点了点头:“钱到位,我亲自去跟院里协调,最快下周就能安排。”
得到这个承诺,林枫转身就走,步履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绝。
回到404寝室,空气中还残留着泡面的味道。
林枫没有开灯,径直走到自己的书桌前,从一个上锁的铁盒子里翻出了一份文件和一个信封。
文件是“火柴协议”成立以来,第一笔也是唯一一笔企业合作分成——两万三千元。
当初,他们为了坚持项目的公益属性,拒绝了所有商业植入,这笔钱是合作方实在过意不去,硬塞给他们的象征性赞助。
林枫毫不犹豫地拿出手机,将这笔钱全部转入一个他刚刚创建的群聊。
群名很简单——“青州互助金v2.0”。
他在群里发了第一条消息:“第一笔,来自404的火锅基金。”
几乎是信息发出的瞬间,老猫的消息就弹了出来,附带一张转账截图,六千元。
“我上个月拍的那个纪录片尾款,刚到账。”
紧接着,阿哲发了一个八千元的红包,留言嚣张又坦荡:“算我补交的‘没及时发现内部泄密’的罚款,这事我也有责任。”
连平时最沉默寡言、醉心于代码的老吴,也默默地转来了三千元,并细心地备注了一句:“给阿姨买双暖和的鞋,医院里冷。”
没有一个人问为什么,没有一个人质疑。
仿佛这已经成为了他们之间的一种默契,一种刻在骨子里的行动准则。
林枫看着不断跳动的消息,眼眶有些发热。
他立刻拨通了另一个电话,对方是他在大学城里认识的一个美食主播,阿强。
“强子,帮我个忙。”林枫开门见山,“我想做一场公益直播,‘一碗饭救一个人’。我们联系大学城食堂,推出一款定制盒饭,每卖出一份,就捐出五元钱,给一个急需手术费的阿姨。”
电话那头的阿强没有丝毫犹豫,当场就拍了板:“没问题!这事儿交给我,我再拉十个圈子里的吃播兄弟一起上!直播标题我都想好了,就叫——《这顿饭,不许剩》!”
行动力惊人。
当天晚上,一场声势浩大的直播就在十几个平台同时展开。
屏幕里,阿强和他的兄弟们围坐在一起,面前是堆成小山的定制盒饭,他们没有像往常一样嬉笑打闹,而是用一种近乎虔诚的态度,一口一口地吃着。
直播间的弹幕被彻底引爆,“404牛逼”“小林妈妈挺住”“已下单,青州学子尽一份力”之类的留言像潮水一样刷满了整个屏幕。
直播进行到一半,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出现在了镜头里——404的导师,老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