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条蜿蜒的光路在林枫的屏幕上稳定下来,像一条在数字深海中悄然苏醒的巨龙。
它避开了所有已知的监控节点,以一种近乎挑衅的姿态,宣告着一个全新规则的诞生。
林枫的指尖在键盘上悬停,宿舍里只有服务器低沉的嗡鸣。
他没有时间庆祝,因为这仅仅是第一步。
他抓起手机,拨通了阿珍的号码,声音冷静得像淬了冰:“阿珍,立刻以‘呼吸之间’家属互助会的名义,起草一份‘冬季高原地区困境儿童心理干预物资紧急申领函’,收件方写云南省残联。”
电话那头的阿珍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指令搞懵了,呼吸都停顿了一下:“林枫?我们……我们的互助会还没通过民政的最终审批,根本不具备法人资格,残联怎么可能认?”
“我不要他们认,我只要这份文件存在。”林枫的语速极快,像在下一盘容不得半点迟疑的棋,“你只需要把申请写得情真意切,盖上我们自己刻的章,然后扫描成PDF文件发给我。现在,立刻!”他几乎是命令,不给对方任何反驳的余地,“记住,我们不是在遵守他们的规则,而是要用一份份看起来‘合规’的文件,逼着他们的‘合规’来追赶我们的速度。”
与此同时,一百公里外的大理高速检查站,暴雨如注。
冰冷的雨水砸在雨棚上,发出沉闷而急促的鼓点,仿佛在为眼前的对峙伴奏。
小武像一尊沉默的雕塑,蹲在路边,任由溅起的泥水打湿裤脚。
他的目光死死锁定着那辆白色货车,车厢里是六个孩子整个冬天的希望。
一名年轻的执法员正不耐烦地用笔敲着手中的单据,语气里满是公事公办的冷漠:“说了多少遍了,运输方没有冷链物流资质,这批标注为特种纺织品的羽绒服,按规定属于涉嫌违规转运。要么原路退回,要么暂扣处理。”他掏出执法记录仪,对准车厢里堆叠的纸箱,准备拍摄取证。
就在镜头对焦的瞬间,一直沉默的小武猛地站起身,高大的身影如一堵墙,严严实实地挡在了镜头前。
雨水顺着他棱角分明的脸颊滑落,眼神却像淬火的钢刀,锐利逼人。
“拍可以,”他的声音沙哑而低沉,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但在你按下快门前,你得清楚,你拍的不是一车违规的货物,而是六个没爹没妈的孩子能不能活过这个冬天。”
执法员被他突然爆发的气势震慑了一下,但很快就恢复了职业性的冷漠,嘴角甚至勾起一抹讥诮:“同情归同情,但规矩就是规矩。你要是觉得孩子可怜,可以自己去走正规的捐赠渠道,而不是用这种方式挑战法律。”
“规矩?”小武重复着这个词,像是在咀嚼一块石头。
他没再争辩,只是默默地从怀里掏出一个暗红色的证件,啪的一声,按在了湿漉漉的车顶上。
那本略显陈旧的退伍证,在昏暗的雨幕中,像一块烧红的烙铁。
紧接着,他拿出手机,手指在屏幕上飞快滑动,打开了直播软件。
没有多余的寒暄,他直接将镜头对准执法员和他身后的货车,然后把标题设置成一行触目惊心的大字:
“现在,我们来看看,什么叫‘合法的见死不救’。”
直播画面开启的瞬间,赵子轩的工作室里,十几块屏幕同时亮起了红色的提示。
他等的就是这个信号。
他没有去关注直播间里瞬间涌入的观众和飞速滚动的弹幕,而是立刻将小武的直播流掐断,只截取了最关键的三十秒——执法员冷漠的脸,小武按在车顶的退伍证,以及那句振聋发聩的质问。
他的手指在剪辑软件的时间线上跳跃,如同一个技艺精湛的钢琴师。
他将这段充满张力的视频与另一段早已备好的素材无缝衔接起来——那是老陈的学生们在光秃秃的山顶,用细长的竹竿奋力举起一个破旧信号接收器的画面。
孩子们单薄的衣衫在寒风中猎猎作响,他们黝黑的脸上,是对与外界连接最原始的渴望。
两种画面交替冲击,一个是被规则困在山下的温暖,一个是渴望温暖却被隔绝在山顶的未来。
视频的结尾,一行白色的字幕缓缓浮现:
“他们卡住的不是一辆货车,而是一条活路。”
“如果你觉得这一切本不该发生,请转发给三个你身边,相信人性比流程更重要的人。”
视频发布。
三小时后,#云南冬衣漂流记#的话题冲上了本地热搜榜第一。
赵子轩的后台私信瞬间爆炸,上百名来自云南各地的网友发来信息,字里行间充满了愤怒与善意:“我能做什么?”“地址给我,我来当收件人!”“我是XX县的,我家就能收货!”
赵子轩立刻建立了一个加密群聊,命名为“云南冬衣漂流计划”。
他将所有表示愿意提供帮助的志愿者拉进群,发布了一份在线表格,让他们填写各自所在的县市、方便接收快递的具体时间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