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刃”小队在敌后掀起的风暴,并未因日军的频繁搜剿而停息,反而愈发凌厉。他们如同附着在日军庞大躯体上的水蛭,不断移动,不断叮咬,吸吮着敌人的血液,制造着持续的痛楚和混乱。缴获的罐头、饼干和弹药稍稍补充了他们的消耗,但连续的高强度行军、潜伏与战斗,让每一个队员的脸上都刻满了疲惫的沟壑,眼窝深陷,唯有眼神中的那簇火焰,依旧在寒冷与黑暗中倔强地燃烧。
然而,单纯的袭扰运输队和小据点,已无法完全满足高胜寒。他深知,要想真正撼动日军的神经,为根据地争取更多时间,必须找到更有价值的目标,给予更沉重的一击。机会,往往青睐于在危险边缘游走的人。
一次针对日军一个小型中队部的夜间突袭中,他们不仅成功击毙了包括中队长在内的十余名军官军曹,更在混乱中缴获了一批尚未来不及销毁的文件。与此同时,队伍里那个沉默寡言、却总能在关键时刻捣鼓响电台的队员“秀才”,一直在利用缴获的电池和短暂的安全间隙,小心翼翼地监听日军的无线电通讯。
文件和零散的无线电信息碎片,被汇集到高胜寒面前。王强、孙猛、周桐等核心骨干围拢过来,借着微弱的月光和一件遮光的雨衣,仔细研判。
文件大多是些日常的命令、补给清单和巡逻报告,看似琐碎。但高胜寒的目光,却敏锐地捕捉到其中一份关于“特殊物资运输及安保强化”的通知,以及另一份要求“第74号设施加强警戒,尤其防火”的指令。而“秀才”监听到的零星信息中,多次出现一个代号“贮油所”(ちょゆしょ - choyusho)以及对其守备力量不足的抱怨和催促增援的请求。
“贮油所……燃料库……”高胜寒的手指无意识地在地图上划过,眼神锐利如刀,“你们看,这几份文件里提到的运输路线终点,还有无线电里提到的方位距离,交叉比对……”
王强凑过来,他的实战经验极其丰富,对地理方位有着野兽般的直觉。“队长,你的意思是……鬼子在野狼峪附近,有个藏得挺深的油库?”
地图上,野狼峪是一片地势相对崎岖、远离主要交通干道的区域,但又有几条隐蔽的小路可以通行卡车。附近有一个废弃的小矿场,理论上具备隐蔽和建设储备设施的条件。
“可能性很大。”高胜寒沉声道,“鬼子前线机械化和车辆越来越多,燃油补给是关键。鹰栖枢纽被我们端了,他们的补给线肯定紧张,这类后方储备库的价值就更高了。守备力量似乎还不算强……”
孙猛舔了舔有些干裂的嘴唇,眼中冒出嗜血的光芒:“队长,干他一票?把这鸟油库给他点了!够小鬼子肉疼半年!”
周桐依旧冷静,擦拭着手中的步枪:“风险极高。这种目标,即便守备常规力量不强,也必然有严密的警戒和应急方案。一旦被粘住,我们很难脱身。”
“但收益也极大。”高胜寒目光扫过每一位队员,“不仅仅是炸掉几桶油,而是彻底打乱他们前线部队的燃料供应,瘫痪其机动能力,造成的混乱和恐慌会比我们袭击一百支运输队都大。更重要的是,这能向鬼子证明,他们的后方没有任何地方是安全的!”
冒险一击的价值,毋庸置疑。但如何做到?需要更精确的情报。
高胜寒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抓捕“舌头”。他们冒险潜伏在怀疑是油库补给车队可能经过的一条小路旁,耐心等待了整整一天一夜。终于,一辆迷途的、落单的日军卡车成为了他们的目标。以绝对优势的火力瞬间制服了驾驶员和押运的士兵后,他们从一名吓破胆的日军上等兵口中,得到了至关重要的确认:
野狼峪废弃矿场,确有一个为前线师团提供燃油的中转补给库,库存量不小!守备是一个加强步兵小队,配属两挺轻机枪,没有重武器。警戒措施包括双岗哨、探照灯、铁丝网和巡逻军犬。最大的弱点是因为地处“后方”,士兵的警惕性相对前线有所松懈,且换防和补给时间较为规律。
情报到手,那名日军俘虏被处理。高胜寒不再犹豫。
“目标:野狼峪日军燃油库!行动!”
小队如同暗夜中的猎豹,向着目标区域疾行。每个人都知道,这将是一场刀尖上的舞蹈,可能是他们深入敌后以来最危险的一次任务。但没有人退缩,反而有一种极度危险所激发出的亢奋在血管里流淌。
抵达野狼峪外围时,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空气中已经隐隐约约能闻到一丝若有若无的、属于燃油的特殊气味。借助望远镜,可以隐约看到矿场入口处经过伪装的了望塔轮廓,以及探照灯缓慢移动的光柱。
高胜寒迅速分配任务:“周桐,寻找制高点,监视全场,优先清除对爆破组威胁最大的目标,尤其是探照灯和机枪位。” “王强,带两个人,从西侧悬崖秘密潜入,清除暗哨,开辟渗透路线。” “孙猛,带爆破组,携带所有炸药和燃烧瓶,一旦路线开辟,立即跟进,安装炸药,目标油罐和泵房!” “其他人,随我在外围策应,制造混乱,吸引火力,掩护爆破组撤离!” “行动时间,以爆破组安装完毕为准,听到爆炸声即刻按预定路线撤离!不准恋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