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这座饱经岁月沧桑洗礼的千年古都,恰似一位垂眸静立的历史长者,在时光长河中默默守望。那高大且古朴的城墙,犹如一道雄浑巍峨的历史屏障,静静承载着往昔无数的风云变幻。岁月的风霜雨雪在城墙上镌刻下深浅不一的斑驳印记,仿佛是一部部无言的史书,倾诉着这座城市曾经的辉煌与磨难。
然而此刻,这片古老而神圣的土地,却被一层如铅云压顶般浓重且压抑的紧张氛围紧紧裹挟,每一丝空气都似凝固了一般,沉闷得令人窒息。仿佛连那一块块饱经风雨侵蚀的城砖,都在微微颤抖,似已敏锐感知到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风暴正携着排山倒海之势,如恶兽般凶猛扑来。
刘湘面色凝重得仿若墨染,与 88 师师长孙元良相对而站。两人的目光,犹如两道锐利的箭矢,死死锁定在眼前摊开的作战地图上。那地图之上,线条纵横交错,各种标识星罗棋布,宛如一张无形且错综复杂的巨网,将金陵城的每一处战略要冲都清晰勾勒出来。
孙元良眉头紧紧拧在一起,好似两座纠结的山峦,其间似能夹死苍蝇,眼中满溢着对即将来临恶战的深深忧虑。他微微咬了咬牙,率先打破沉默,声音低沉而压抑,仿佛是从幽深的谷底传来:“刘军长,此番守卫金陵,责任之重,实乃超乎想象。据可靠情报,日军此番可谓倾巢而出,妄图以南京为突破口,一举摧毁我军抵抗意志,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他们的进攻部队序列极为庞大且周密。”
孙元良微微顿了顿,伸出食指,指尖在地图上缓缓移动,动作谨慎而沉重,仿佛每一下触碰都牵扯着金陵城的生死存亡。他继续说道:“瞧,由松井石根亲自挂帅,统领上海派遣军与第十军,共计约二十万兵力。其中,第十六师团在中岛今朝吾的指挥下,作为左翼先锋,将从栖霞山方向迂回包抄紫金山,试图切断我军后路,对金陵形成合围之势。这第十六师团,训练有素,装备精良,以凶悍残忍着称,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恰似一群疯狂且残暴的恶狼,所经之地皆沦为人间炼狱,百姓们流离失所,哀鸿遍野。”
“而正面主攻的则是谷寿夫率领的第六师团,他们将直逼雨花台、中华门。这第六师团,乃是日军的精锐之师,擅长攻坚作战,配备了大量的重炮、坦克等重型武器,火力凶猛异常。其炮火之猛烈,能瞬间将坚固的堡垒轰得粉碎,化作齑粉飘散于天地之间。
此外,还有牛岛满的第十八师团以及末松茂治的第一一四师团作为后续支援,随时准备投入战斗,扩大战果。他们妄图以强大的兵力和火力,一举踏平金陵城,让我中华大地陷入无尽的黑暗深渊,让我华夏子民永为他们的奴隶。
刘军长,我等究竟该如何应对这险恶至极的战局?”孙元良言辞之中,既有对日军强大战力的忧虑,更有对家国命运的深切担忧,那声音中隐隐带着一丝无奈的颤抖,仿佛是在绝望中寻求着一丝希望。
刘湘微微仰头,目光深邃而坚毅,恰似夜空中最璀璨且永不熄灭的星辰,仿佛能穿透层层迷雾,将日军的每一步阴谋都洞察得清清楚楚。他紧紧抿着嘴唇,沉思片刻,脑海中如疾风骤雨般闪过各种御敌之策,每一个念头都在生与死、利与弊之间反复权衡。
随后,他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仿若洪钟响彻,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威严与力量:“孙师长,日军虽来势汹汹,看似不可一世,但我等中华儿女,岂会畏惧!吾等需分兵把守各处战略要地,各部之间务必紧密呼应,形成一张坚不可摧的防御网络。
我川军愿主动请缨,进驻紫金山、雨花台、中华门一带,与贵师携手并肩,共御外敌。哪怕战至最后一人一马,流尽最后一滴血,也要死守金陵,绝不让日寇的狼子野心得逞!”说罢,他猛地握紧拳头,重重砸在地图旁的桌子上,那坚定的眼神仿佛在向世界宣告着川军的决心。
孙元良听闻,眼中闪过一丝敬佩与感激的光芒,宛如黑暗中陡然闪烁的明亮火花。他用力点头称是,言辞激昂地说道:“刘军长深明大义,高瞻远瞩!有川军兄弟这般英勇无畏,与我等并肩作战,我等定能让日寇在此碰得头破血流,铩羽而归!让他们知道,我中华儿女的铮铮铁骨,如钢铁长城般不可撼动,绝非他们这些侵略者所能轻易践踏!”他一边说着,一边激动地挥了挥手臂,仿佛已经看到了日军狼狈逃窜的场景。
军令如山,川军迅速依照部署行动起来。整齐划一的脚步声,犹如激昂的战鼓擂动,响彻在金陵城的大街小巷。他们步伐坚定有力,每一步都仿佛踏在这片土地的脉搏上,眼神中透着视死如归的决绝,宛如一股不可阻挡的钢铁洪流,向着各自的防守地点毅然进发。那坚定的步伐,仿佛在向这座古老的城市庄严宣誓,他们将用生命扞卫它的尊严,绝不允许侵略者玷污它分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