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你你妹妹刚刚提到她夫君留任京都的事情,你们都说一下自己的想法吧。”
夏老爷子看着自己的三个儿子说道,实他心里已经有些动摇了,这些年的父女分离,他心里也不好受,女婿要是留在京城也好,这样容姐儿也不用再留在通州那么远的地方。
说实话,这些年,一直没有帮女婿大殿,其实他心里还是气女儿当年一意孤行非要嫁宋纪川,但心里再气,今天一看见闺女,他就再也起不起来了,思来想去还是想让闺女留在京城。
夏元智观察了一下夏老爷子,想了想还是先开了口:“父亲这官员的任用是皇上和吏部的事情,咱们虽说也可以走走门路为妹夫打点一二。
可皇上生性多疑,最是忌讳掌握兵权的武将和文官私下交往,儿子认为现在咱们夏国公府刚得了皇上的赏赐,正处于风口浪尖,实在不易此时犯忌讳,被人捏住把柄,就不好了。”
夏元朗:“可妹妹想让妹夫回京已经提过很多次了,往年咱们不得圣心,无法给她出力,现如今大哥打了胜仗,正是得圣心的时候。也正是咱们为妹妹出力的时候,不如趁此机会,筹划一番,圆了妹妹的愿望?
再说,这种事情那个高门没做过,皇上不一定会放在心上。”
夏淑容之前经常写信想让娘家帮忙周旋,帮宋纪川调回京城,一直没有帮她,现在夏国公府正是风头盛的时候,一个外任官员调回京城的事情,夏国公府还是有能力办到的。
夏老爷子陷入了沉思之中,似乎是有些难以下决定。
“祖父,有句话孙女不知当讲不当讲?”,夏蓁蓁看着犹豫不定的夏老爷子开口。
“你说。”,夏老爷子示意夏蓁蓁继续说。
夏蓁蓁得了夏老爷子的点头才开口:“我要是没有记错,宋家从前也是大昭有名的四大世家之一,只是在宋纪川祖父那一辈被先皇厌弃,宋家落魄无奈举族迁回祖籍通州,才慢慢退出四大世家,由咱们夏国公府取而代之。”
夏老爷子点头:“你说的没错,当年宋纪川的祖父在夺嫡中站错了队,被先皇厌弃,宋家自此一蹶不振,当年你姑姑想要嫁宋纪川,我也是考虑到宋家的尴尬境地才不同意的,奈何……”
夏老爷子没有说下去,但夏蓁蓁已经听懂了。
其实,夏蓁蓁根本不相信宋纪川对夏淑容一见钟情的鬼话,当年宋纪川的父亲回京述职,本不用带着宋纪川,可他不仅带着宋纪川来了,还借此机会搞出来一个一见钟情的浪漫故事。
宋家想借夏家的势,重返京城的心思昭然若揭。
“祖父,你有没有想过,夏国公府为什么突然之间被皇上厌弃了?要不是祁政执意亲自挂帅去北地战场,景昭帝实在不放心才不得不启用大伯,夏国公府可就永无翻身之日了。”
夏蓁蓁看向夏老爷子问道。
“我何尝不知,可你姑姑她要死要活非要嫁宋纪川,我这个做父亲的只能随了她的愿,也因此被皇上厌弃。”
“你爱女之心我可以理解,可你拿着整个家族的命运去爱女,我就不理解了。子不教父之过,你身为父亲,子女那些事情该做,那些事情不该做你应该尽到规劝之责,而不是一味的妥协迁就。
要是你当年将这门亲事之中的利弊和一些阴私谋算,都一一掰开了揉碎了讲给姑姑听,也许她不会执意再嫁去通州。”
夏蓁蓁有些不赞同的说道。
“你是不赞同咱们帮你姑父留京?”,夏老爷子有些不确定的看着夏蓁蓁问道。
“姑父能不能留京,要不要留京,都应该有皇上定夺,而不是你一个手握重兵的大臣应该干涉的。
有些错犯了一次侥幸逃过,就不能再犯第二次,不然就没机会翻身了。帝王之怒不是咱们这种为人臣子的可以抵抗的住的。”
夏蓁蓁毫不客气的说道。
夏老爷子老脸一红,不过还是认真点头:“你说的没错儿,咱们夏国公府不能在皇上的底线上来回试探。”
其实这也是夏老爷子一开始犹豫不定的根源,现在夏蓁蓁的这一番话,让他彻底明白了过来,他不能只顾父女情,不管家族的将来。
夏蓁蓁一脸欣慰,孺子可教。
夏元智和夏元朗对视一眼,又默默地下了头。
他们怎么有一种祖孙身份对调的感觉,看看蓁姐儿那一脸欣慰和……慈祥的表情。
到底谁是祖谁是孙啊!
商议完夏淑容的事情,夏蓁蓁开始说自己今天找夏老爷子的正事:
“祖父,我前一阵子在酒楼,偶然听见了三皇子祁嵘在大肆囤粮,听他说大昭一年之后就要面临百年不遇的三年大灾,到时候整个大昭将会饿殍遍野。”
夏老爷子听了有些震惊:“真的?”
夏元智有些不太相信:“蓁姐儿,现如今咱们大昭刚打了圣战,正是举国欢庆的时候,怎么会有天灾呢?”
夏蓁蓁:“那老天爷下不下大灾,还看你有没有打胜仗,举国欢庆不欢庆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