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的常山郡,天地间一片萧瑟。
但刘景的心头,却是一片火热。
越是靠近元氏县城,他心中的那股豪情就越是激荡。
这里,是他亲手打下的根基。
是他一手缔造的乐土。
“大哥,快看!”
身旁的赵云忽然勒马,指向远方。
地平线上,元氏县那巍峨的城郭轮廓,已然在望。
刘景深吸一口气,胸中激荡。
回来了。
当大队人马抵达城下时,眼前的景象,让刘景、赵云,乃至新归附的沮授,全都震撼当场。
元氏县的城门,大开着。
从城门口,一直到远处太守府的街道,两旁黑压压的全是人头!
百姓们自发地站在街道两侧,将道路挤得水泄不通,却又主动留出了一条足够车马通行的宽阔通道。
他们衣衫虽旧,但脸上都带着真挚的笑容。
眼中,是毫不掩饰的崇敬与狂热!
“是将军!”
“将军回来了!”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句。
下一刻,山呼海啸般的声浪,冲天而起!
“恭迎镇北将军回家!”
“恭迎元乡侯回家!”
“将军万胜!!”
数万人的齐声呐喊,汇聚成一股滚雷,震得人耳膜嗡嗡作响。
这股声浪,比战场上的厮杀呐喊,更具冲击力!
因为它发自肺腑,源于民心!
刘景翻身下马,牵着战马,一步步向前走去。
他看着那些激动得满脸通红的百姓,看着那些跪地叩拜的老者,看着那些被父母抱在怀里,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自己的孩童。
一股难以言喻的成就感,充斥着他的胸膛。
这就是他的子民!
这就是他要守护的一切!
在迎接队伍的最前方,一道道熟悉的身影,赫然在列。
贾诩一身文士儒衫,含笑而立。
高顺身披铁甲,神情肃穆,但眼神中的激动却难以掩饰。
关羽丹凤眼微眯,长髯飘飘,抚须的手,透着一股骄傲。
张飞豹头环眼,咧着大嘴,笑得比谁都大声。
“大哥!”
张飞一个箭步冲了上来,给了刘景一个结结实实的熊抱。
“你可算回来了!俺老张想死你了!”
刘景笑着拍了拍他的后背。
而在众将的身旁,一个让刘景略感意外的身影,正满面红光地站在那里。
正是他的岳父,中山甄逸。
甄逸的身后,还跟着他的儿子,甄俨。
此刻的甄逸,看着被万民拥戴的女婿,腰杆挺得笔直,脸上那与有荣焉的神情,简直要溢出来了。
他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一笔投资,就是把女儿嫁给了刘景!
……
夜。
太守府内,灯火通明,一场盛大的庆功宴正在举行。
常山郡有头有脸的文武官吏,悉数到场。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贾诩端着酒盏,缓缓起身。
他先是对着刘景遥遥一敬,而后朗声开口,向众人汇报。
“主公。”
“您在洛阳受封镇北将军、元乡侯,更被陛下誉为皇侄麒麟儿的消息,早已传遍了整个冀州。”
贾诩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了每个人的耳中。
大厅内瞬间安静下来。
“如今,在冀州百姓心中,您的名望,已如神明。”
“无数在战乱中流离失所的百姓,正从魏郡、巨鹿、安平……从冀州的四面八方,拖家带口,涌向我们常山。”
贾诩顿了顿,眼中闪烁着一种奇异的光彩。
“他们只为求得将军的庇护,只为能吃上一口饱饭。”
“民间皆言:从刘将军,有活路!”
“轰!”
大厅内瞬间炸开了锅!
在座的众人,无不面露激动之色。
民心所向!
这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登天!
而他们的主公,刘景,做到了!
刘景微笑着抬手,示意众人安静。
他站起身,拉过身旁一直默然不语的沮授。
“诸位。”
“今日,我还要向大家介绍一位旷世奇才!”
刘景的声音充满了自豪。
“广平,沮授,沮公与!”
沮授!
这个名字一出,贾诩的瞳孔,猛地一缩!
他看向沮授的眼神,瞬间变得无比凝重,其中还夹杂着一丝棋逢对手的欣赏。
沮授上前一步,对着众人,不卑不亢地拱手一礼。
“沮授,见过诸位同僚。”
刘景看着众人或惊或疑的表情,心中畅快无比。
他当场宣布道:
“我意,任命公与为我常山郡主簿!”
“总管郡内一切文书往来,参赞军机要务!”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刚来就被授予了郡主簿之职。
而且,还被赋予了参议军机的权力!
这是何等的信任!何等的器重!
宴会的气氛,被推向了高潮。
就在这时,一直坐在角落的甄逸,端着酒杯,借着几分酒劲,小心翼翼地走了过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