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内的喊杀声,渐渐稀落下来。
郭昭站在刘景身侧,目光扫过这片修罗场,心中的震撼久久不能平息。
他躬身抱拳,声音里带着无法掩饰的敬畏与激动。
“启禀将军!”
“此次伏击战,我雁门军共斩杀鲜卑逃兵四千余人!”
“另有万余鲜卑兵马,见我军势大,不敢入谷,已经四散奔逃,不知所踪!”
“末将办事不力,未能全歼敌军,请将军降罪!”
郭昭低下了头。
虽然这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但在他看来,放跑了上万敌人,依旧是失职。
刘景却毫不在意地摆了摆手。
他扶起郭昭,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
“郭太守言重了。”
“此战,你与雁门军居功至伟!”
“若非你们在此设下天罗地网,以逸待劳,我军的战果绝不会如此辉煌。”
刘景的声音不大,却充满了力量,清晰地传入周围每一个雁门军将士的耳中。
“此战,雁门军打出了我大汉的威风!打出了并州军的血性!”
“本将会亲自上表朝廷,为雁门军全体将士请功!”
“所有牺牲的将士,抚恤加倍!所有参战的将士,论功行赏,赏钱三月!”
轰!
此言一出,周围的雁门军将士瞬间沸腾了!
他们看向刘景的目光,充满了狂热的崇拜与感激!
“将军威武!”
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声,在山谷中回荡。
郭昭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
刘景笑着压了压手,示意众人安静。
他的目光,再一次转向了远处那个已经结束战斗,正在收拢部队的小小军阵。
他故作不经意地开口问道。
“郭太守。”
“本将刚才观战,发现有一支部队,作战尤为勇猛。”
“他们阵型严整,进退有据,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非但没有溃散,反而打得极具侵略性。”
“尤其是他们的指挥官,年纪轻轻,却指挥若定,颇有大将之风。”
刘景的语气平淡,像是在随口点评。
但郭昭是什么人?
他久历官场,察言观色的本事早已炉火纯青。
他立刻就听出了刘景话语中的欣赏之意。
郭昭顺着刘景的目光看去,心中顿时了然。
他笑着回答道:“将军慧眼如炬。”
“您说的那位张辽屯长。”
“此人确实是个人才,不仅武艺出众,更难得的是通晓兵法,善于练兵。”
“末将也是无意中发现了他,便提拔他做了屯长。”
“没想到,今日竟能入将军的法眼。”
郭昭顿了顿,试探性地问道。
“将军,可是对此人有意?”
刘景转过头,看着郭昭,毫不掩饰自己的意图。
“郭太守,实不相瞒,我见此人,如获至宝!”
“我刘景帐下,猛将如云,但像他这样能将一支普通步卒,训练成虎狼之师的帅才,却是凤毛麟角。”
“这样的人才,只当一个小小屯长,实在是屈才了!”
刘景的声音,充满了不容置疑的意味。
他直视着郭昭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道。
“郭太守,我想向你讨要此人。”
“不知太守,可否割爱?”
郭昭闻言,心中巨震!
他没想到,镇北将军对这个张辽的评价,竟然高到了如此地步!
帅才!
这两个字的分量,他比谁都清楚!
但他没有丝毫犹豫。
甚至,连一丝一毫的迟疑都没有。
郭昭立刻躬身,脸上堆满了笑容,语气诚恳到了极点。
“将军说的是哪里话!”
“莫说一个张辽,便是将军看上了我雁门军中的任何一人,末将也绝无二话!”
“雁门郡,乃至我郭昭这条性命,都是将军救下的!”
“区区一个屯长,能得将军赏识,那是他八辈子修来的福分,也是我雁门郡的荣幸!”
“末将这就派人,将他唤来!”
郭昭的姿态,放得极低。
他这是在向刘景表忠心,也是在卖一个天大的人情。
刘景满意地点了点头。
“好!”
“郭太守深明大义,刘景记下了。”
……
战场一角。
张辽正指挥着手下的士兵,清理着战场,捆绑着为数不多的俘虏。
他的环首刀已经入鞘,但身上那股凌厉的杀气,却丝毫未减。
“都利索点!把伤员抬下去,好生救治!”
“清点人数,上报伤亡!”
他有条不紊地发号施令。
就在这时,一名郭昭的亲卫,骑着快马,径直来到了他的面前。
“张辽屯长!”
“郭太守有令,命你立刻前去拜见镇北将军!”
亲卫的声音,带着几分客气。
张辽愣了一下。
镇北将军?
刘景?
那个传说中的人物,大汉的战神,竟然要见自己?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屯长?
他的心脏,不受控制地狂跳起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