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府书房的沉香袅袅升起,却驱不散空气中凝重的气氛。秦桧坐在紫檀木太师椅上,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敲着扶手,发出沉闷的声响。孙淼垂手站在下首,额头上的汗珠顺着鬓角滑落,在青石地板上洇开一个小小的湿痕。
"十日整理十年档案......"秦桧缓缓重复着这句话,声音平静得可怕,"现在满京城都在传颂这个佳话,连皇上都开始过问了。孙大人,你给本相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孙淼的腿有些发软:"相爷,下官......下官实在没想到那李文渊竟有这等手段......"
"手段?"秦桧突然提高声调,"你以为他靠的是什么手段?妖法?仙术?"
孙淼吓得一哆嗦,不敢接话。
"愚蠢!"秦桧猛地一拍桌子,震得茶盏叮当作响,"他靠的是你们的无能!一个初入官场的毛头小子,居然在你们眼皮子底下玩出这么多花样!"
书房内一片死寂,连侍立在门口的仆役都屏住了呼吸。
这时,书房门被轻轻推开,一个身着青色官袍的中年男子悄无声息地走进来。这是秦桧的另一位心腹,御史台中丞周通判。
"相爷。"周通判躬身行礼,目光在孙淼惨白的脸上扫过,"下官刚从宫中出来,皇上今日早朝后特意问起了吏部档案整理的事。"
秦桧的眼神骤然锐利:"皇上怎么说?"
"皇上对李文渊颇感兴趣,说如此能臣,理当重用。"周通判的声音带着几分忧虑,"还说要找个机会亲自见见这位'神乎其技'的李主事。"
孙淼的脸色更加难看,嘴唇哆嗦着想说些什么,却被秦桧一个眼神制止了。
"你们都退下。"秦桧挥挥手,待孙淼如蒙大赦般退出去后,才对周通判道,"说吧,还打听到什么?"
周通判压低声音:"相爷,情况不太妙。张谦那老狐狸明显是要借题发挥,那些异常档案若是真被查个水落石出......"
"都有哪些档案出了问题?"秦桧打断他。
"主要是三年前的那批考核档案,"周通判的声音更低了,"王明远、赵德芳、刘世安......这几个人的档案都在里面。还有当年漕运拨款的那笔账,军械采购的那个单子......"
秦桧的眉头越皱越紧。这些都是他们经营多年的关键环节,若是被连根拔起,后果不堪设想。
"李文渊......"秦桧喃喃念着这个名字,眼中闪过一丝杀意,"这个祸害,留不得了。"
"相爷三思。"周通判急忙劝道,"现在动他,岂不是不打自招?张谦正愁找不到把柄呢!"
"那你说怎么办?"秦桧冷冷地问。
"下官以为,当务之急是稳住那些异常档案。"周通判道,"只要档案不出问题,李文渊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秦桧沉默片刻,缓缓点头:"你说得对。那些档案......"
他的话还没说完,书房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管家在门外禀报:"相爷,宫里的王公公来了,说皇上口谕。"
秦桧和周通判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疑。这个时候,皇上怎么会突然传来口谕?
"快请!"秦桧急忙整理衣冠,快步迎了出去。
王公公是皇上身边的近侍,此刻正站在前厅,见到秦桧出来,尖着嗓子道:"秦相爷,皇上有口谕:听闻吏部主事李文渊革新档案整理之法,成效卓着。朕心甚慰,特赐文房四宝一套,以示嘉奖。另,命其将新法整理成册,交付有司研讨推广。钦此。"
秦桧跪接口谕,脸色变幻不定。皇上这分明是在给李文渊撑腰!
"王公公,"秦桧起身后,强笑着塞过去一个沉甸甸的荷包,"皇上怎么会突然想起嘉奖一个六品主事?"
王公公掂了掂荷包的重量,满意地笑了:"相爷有所不知,今日早朝后,张尚书特意向皇上禀报了此事。皇上对那位李主事很是欣赏,说如此创新之举,理当鼓励。"
送走王公公后,秦桧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好个张谦!"他咬牙切齿,"这是要借皇上的手来保李文渊啊!"
周通判忧心忡忡:"相爷,现在怎么办?皇上都发话了,我们若是再对李文渊下手......"
"本相知道!"秦桧烦躁地打断他,"现在动他,就是跟皇上过不去!"
他在厅中来回踱步,突然停下:"既然明的不行,那就来暗的。周通判,你去安排一下,找几个可靠的人,给李文渊制造点'意外'。"
周通判会意地点头:"下官明白。只是......要做得干净利落,不能留下把柄。"
"这是自然。"秦桧的眼中闪过阴冷的光,"记住,要让他看起来是'意外'身亡。"
就在秦桧党羽密谋的同时,李文渊正在吏部衙门接受同僚们的"祝贺"。
"李主事真是年轻有为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