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九十八章:裂隙之前
希望如同强心剂,但紧随其后的便是巨大的压力与更深的忧虑。71小时37分钟,倒计时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于每个人心头。
“维护窗口……”康一喃喃重复着这个词,感觉喉咙发干,“意思是……到时候,这个世界的‘规则’会暂时……失效?”
“并非完全失效,”架构师迅速纠正,他的投影正在构建一个复杂的、代表“根源协议”稳定性的波形图,“更准确的描述是,‘动态维护’模式将暂时关闭,系统将依赖预设的、相对僵化的基础参数运行。规则的‘弹性’和‘修正能力’会降到最低。物理常数可能会出现极其微小但确实存在的漂移,因果律的‘强制收敛’倾向会减弱……这意味着,一些平时被严格限制或迅速‘修正’的现象,可能会短暂地出现。”
他调出从乔鲁诺那里获取的信息碎片中的一段:“日志提及,在过往的维护窗口中,曾记录到‘局部概率云异常塌缩’、‘微观粒子超距关联性短暂增强’以及……‘低维变量(标记:Stand)活性峰值及不可预测性提升’。”
“替身能力会变得……更强?或者更不稳定?”仗助瞪大了眼睛。
“两种可能性都存在。”承太郎沉声道,他靠在墙边,脸色依旧有些苍白,但眼神已经恢复了锐利,“更重要的是,束缚我能力的‘枷锁’,以及监视你们的‘目光’,在那段时间,其‘活性’和‘响应速度’可能会大幅下降。”
(机会!)波鲁那雷夫的精神波动带着前所未有的激动,(这是我们窥探真相,甚至……做点什么的机会!)
“但风险同样巨大。”架构师泼了一盆必要的冷水,“首先,我们无法预测规则稳定性下降的具体表现,任何意外都可能发生。其次,‘观测者网络’并非完全离线,它们依旧在‘记录’,只是‘干预’能力暂时受限。任何过激的行为,都可能被记录,并在维护窗口结束后招致更严厉的‘清算’。最后,我们不知道这个‘窗口’具体会持续多久。信息碎片中只提到是‘短暂窗口’,可能只有几秒,也可能有数分钟。”
时间短暂,机会唯一,风险未知。
“我们需要一个计划。”承太郎直截了当,“一个目标明确,行动迅速,并且准备好应对任何意外的计划。”
接下来的几十个小时,观测站变成了一个高速运转的战时指挥部。睡眠被压缩到最低限度,所有人都围绕着“维护窗口行动方案”忙碌。
架构师全力分析着所有已知数据,试图更精确地预测维护窗口期间可能出现的规则松动范围及表现形式。他模拟了各种极端情况,从重力常数失效到逻辑悖论具现化,并为每一种可能制定了紧急应对预案——尽管大多数预案在真正的规则崩溃面前可能毫无意义。
康一和仗助则在架构师的指导下,进行着高强度的针对性训练。康一需要练习如何更精准、更快速地运用回音ACT3的“定音”去稳定或扰动局部规则,尤其是在规则本身不稳定的环境下。仗助则专注于提升疯狂钻石对“状态”的感知和操控精度,目标是能够在瞬间判断出某个物体或空间区域的“规则完整性”,并尝试进行“应急修复”。
波鲁那雷夫成为了团队的“精神雷达”,他的任务是持续监控那无处不在的“注视感”,试图在维护窗口开启和关闭的瞬间,捕捉到“观测者网络”状态的变化,为行动提供最关键的时间节点信号。
承太郎的恢复和准备则最为特殊。他不再尝试刺激“枷锁”,而是进入了一种深度的冥想状态,试图在精神层面与白金之星、与那份被限制的时间力量达成更深层次的融合。他要确保,当“枷锁”松动的那一刻,他能以最快的速度、最精准的控制,重新抓住那流逝已久的时间沙漏,哪怕只有一瞬。他的每一次呼吸,都仿佛在与无形的束缚进行着无声的角力。
乔鲁诺虽然远在意大利,但也通过加密链路深度参与其中。他的“拟态孢子”技术在维护窗口期间可能具有意想不到的用途——无论是用于更大范围的信息窃取,还是作为探测规则变化的“哨兵”。他也在加紧优化孢子,并思考着黄金体验在规则混乱环境下,那赋予“生命”的能力,是否能对“非生命”的规则本身产生某种难以预料的影响。
行动的核心目标,经过激烈而谨慎的讨论,最终确定为:
第一优先级:探测。 利用规则松动的机会,尝试向“帷幕之外”投去一瞥。不追求理解,只追求“看见”。目标是获取关于“管理者”、“观测者网络”或“试验场”外部环境的任何直观信息。
第二优先级:测试。 测试在规则束缚减弱的情况下,他们这些“被标记者”的能力极限究竟在哪里?承太郎的时间停止能恢复到何种程度?康一和仗助的“信息扰动力”能造成多大影响?波鲁那雷夫的精神感知能延伸到何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