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云山论道的结果,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其涟漪迅速扩散至整个大夏西南边境的修行界。
红尘书院之名,一夜之间传遍四方。
起初,是难以置信的惊疑。一个成立不过年余、名不见经传的小小书院,竟能在五宗联盟的“论道”中胜出?而且还是以闻所未闻的“问心阵”方式?这消息太过匪夷所思,以至于许多人嗤之以鼻,认为是无稽之谈。
然而,随着当日更多观礼者的细节流出,尤其是关于那玄妙莫测、直指本心的“问心阵”,以及五宗联盟宗主云飞扬亲口认输的描述,质疑声渐渐被震惊和好奇所取代。
一时间,关于红尘书院院长云尘的种种猜测纷至沓来。有人说他是某位隐世大能的传人,精通上古失传的阵法;有人说他身怀异宝,才能布下如此奇阵;更有人将他与一年多前青州城破阵、百草堂事件乃至更久远的星陨谷异动联系起来,认为此人背后定然隐藏着惊天秘密。
而“心性修为”的重要性,也第一次如此直观、如此深刻地摆在了许多底层散修和小门派修士面前。原来,除了灵根资质、功法资源,一个人的心志、意念,竟也能拥有如此力量?这种观念上的冲击,远比一场单纯的胜负更为深远。
幽谷,红尘书院。
与外界的热议相比,书院内部却显得格外平静。弟子们依旧按部就班地读书、练拳、劳作、静坐,似乎并未受到外界风波的影响。只是,每个人眼中都多了一份之前未曾有过的自信与坚定。流云山一战,证明了他们选择的道路并非虚妄,院长传授的理念,是真正可以通往大道的途径。
明心楼顶层静室。
云尘、了尘、李慕白以及伤势渐愈的苏文轩围坐一堂。柳如烟虽未亲至,但通过传讯玉符,她的虚影也投射在室内,参与议事。
“院长,此次论道,我书院可谓一举成名。”李慕白语气带着兴奋,但眉宇间也有一丝忧色,“只是,树大招风。五宗联盟虽暂时退去,但其背后牵扯的势力盘根错节,尤其是他们大多依附于‘玄商仙朝’,恐怕不会善罢甘休。”
了尘点头附和:“阿弥陀佛。慕白所言甚是。玄商仙朝律法严苛,对境内修行势力管控极严,最忌惮不受掌控的新兴力量。我书院理念独特,又地处边境敏感地带,极易被扣上‘聚众图谋’、‘传播异端’的罪名。”
苏文轩沉吟道:“而且,经此一事,恐怕也会引起大夏王朝官方的注意。虽目前我书院位于三不管地带,但若风头过盛,难保不会引来招揽或……打压。”
虚影中的柳如烟也开口道:“云师弟,青云宗内部对此事也议论纷纷。木师叔传讯于我,言及宗门高层已有人注意到你,态度不一。有赞赏你另辟蹊径的,也有认为你离经叛道、恐生事端的。宗门内部派系复杂,你需心中有数。”
情况比预想的更为复杂。红尘书院的崛起,不仅触动了地方宗门的利益,更可能卷入两大仙朝之间的博弈以及顶级宗门的内部纷争。
云尘静静听着众人的分析,手指轻轻敲击桌面,目光深邃。他早已料到会有今日之局。
“诸位所言,皆在情理之中。”云尘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我书院创立之初,便知前路艰难。理念之争,道统之辩,本就不可避免。既然风波已起,避无可避,那便迎难而上。”
他看向众人,继续道:“当下之局,关键在于‘立足’与‘借势’。”
“立足,便是要尽快将书院根基夯实。慕白,你负责整训护卫队,选拔有潜力的弟子,传授基础剑术与合击之法,不求速成,但求心志统一,令行禁止。了尘大师,烦请您继续为弟子们讲解佛法精义,稳固心性。苏先生,书院的蒙学与杂务,还需您多费心。”
三人齐齐点头领命。
“至于借势……”云尘目光转向柳如烟的虚影,“柳师姐,烦请转告木师叔,红尘书院愿与青云宗保持友好,可在丹药、情报等方面进行有限合作,但需保持独立,不介入宗门内斗。此外,请师姐代为留意大夏王朝官方的动向。”
柳如烟虚影颔首:“我明白。木师叔亦有意与书院交好,他会尽力周旋。大夏那边,我会通过百草堂的渠道多加打探。”
云尘点头,随即又道:“除此之外,我们还需一位‘盟友’,一位能在大夏朝堂之上,为我书院说上话的‘盟友’。”
众人闻言,皆是一怔。书院初建,何来如此分量的盟友?
云尘眼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还记得那位在百草堂有过一面之缘的玄商长公主,商明月吗?”
了尘恍然:“阿弥陀佛。云施主是指……那位对苏姑娘另眼相看的长公主?她身份尊贵,若肯相助,确实是一大助力。但玄商与大夏敌对,她如何能助我书院在大夏立足?”
云尘微微一笑:“正因其身份特殊,才更显价值。玄商长公主关注一个位于大夏边境、理念独特的小书院,此事本身,就足以引起大夏高层的兴趣和……忌惮。有时,敌人的关注,反而是一种保护。我们需要做的,不是直接求助,而是让她‘知道’我们的存在和价值,并在适当时机,释放出一些善意即可。具体如何操作,我已有计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