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达康不是一个轻易认输的人。
在官场沉浮数十年,从金山县那个一穷二白的烂摊子,到林城开发区的筚路蓝缕,再到京州这座省会城市的权力之巅,他早已练就了一身铜皮铁骨和一颗坚韧无比的心脏。失败,只会让他变得更加危险。
在经历了最初的震惊和愤怒后,他迅速地冷静下来,开始思考如何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中,扳回一局。
他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整整一夜,抽光了两包“中华”烟。烟灰缸里堆满了扭曲的烟蒂,如同他此刻纷乱的思绪。
他知道,丁义珍的落网,对他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他不能倒下。一旦他显露颓势,那些虎视眈眈的政敌,比如高育良和那个一夜之间变得面目全非的祁同伟,会立刻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将他撕成碎片。
他必须反击,而且要快,要狠,要出人意料。
在随后召开的省委常委会上,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他会低调潜行、暂避锋芒的时候,李达康却出人意料地,主动发起了反击。
会议的气氛有些微妙,常委们的目光不时地、或有意或无意地瞟向他,带着审视、同情,甚至是一丝幸灾乐祸。
轮到他发言时,他第一个开口,神情沉痛,声音洪亮,仿佛昨夜的失败从未发生过。
“同志们,丁义珍的案子,性质是恶劣的,教训是深刻的!”他站起身,向主位的沙瑞金,向在座的所有常委,深深地鞠了一躬,“作为京州市委书记,我用人失察,监督不力,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我向省委,向沙瑞金书记,做深刻的检讨!”
他先是以退为进,姿态十足地主动承担责任,将所有可能指向他的批评,都自己先说了出来,让别人无话可说。
这番操作,让准备看他笑话的几位常委都有些措手不及。
然后,他话锋一转,将矛头引向了更深层次的问题,试图将水搅浑,重新夺回话语权。
“但是,同志们,一个丁义珍倒下了,我们能不能保证,没有第二个、第三个丁义珍站起来?我认为,问题的根源,不在于某一个干部,而在于我们部分干部的思想作风出了问题!官僚主义、享乐主义、不作为、乱作为,这些才是滋生腐败的土壤!丁义珍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他是我们这片土壤里长出来的毒草!”
他巧妙地将一个由他亲信引发的孤立腐败案件,上升到了一个普遍存在的、所有地区都无法回避的干部作风问题。
这番话,让在座的每一位地方主官,都感到了压力。
最后,他抛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也是他的反击之策。
“我提议,以丁义珍案为契机,在京州全市范围内,立刻开展一场深刻的、全面的‘干部作风大整顿’运动!要深挖根源,要触及灵魂,要让每一个干部都红红脸、出出汗!我们要通过这场运动,彻底净化京州的政治生态,把坏事变成好事!我李达康,要亲自担任整顿领导小组的组长!我恳请省委批准!”
这番话,说得慷慨激昂,义正词严。
在座的常委们,包括沙瑞金,都为之侧目。
谁也没想到,李达康在如此被动的局面下,还能有这样的魄力,打出这样一张牌。
这既是自我救赎,也是一种强硬的政治宣告:京州,还是他李达康的京州!他不仅要处理问题,还要借此机会,将权力抓得更紧!
沙瑞金看着李达康,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欣赏。他点了点头,缓缓说道:“达康同志能够主动反思,态度是好的。京州搞干部作风整顿,省委原则上支持。”
祁同伟坐在末席,静静地看着台上慷慨陈词的李达康,心中冷笑。
他当然知道李达康的算盘。
第一,通过主动“整风”,向沙瑞金展示自己刮骨疗毒的决心,试图挽回失分,保住自己的政治形象。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要借着这场“整顿运动”,名正言顺地在京州进行人事清洗,清除那些摇摆不定、可能被省里策反的干部,同时安插自己的亲信,将京州打造成一个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独立王国,以对抗来自省里的压力,尤其是来自他和老师高育良的压力。
“好一招以守为攻,釜底抽薪。”祁同伟在心中暗道,“可惜,你面对的,不再是前世那个我了。”
会议一结束,市纪委书记张树立、光明区区长孙连城等李达康的亲信,如同得到了冲锋号的士兵,立刻围了上来。
“书记,您放心,我们一定把这次整顿工作抓好抓实!”张树立表着忠心。
李达康的眼神从他们脸上一一扫过,声音冰冷:“不是抓好抓实,是要给我挖地三尺!把那些阳奉阴违、吃里扒外的人,都给我揪出来!京州,不能乱!”
“是!”众人齐声应道,神情肃然。
一场由丁义珍案引发的风暴,在李达康的强力扭转下,开始在京州内部,演变成另一场更为复杂的权力斗争。
汉东的棋局,变得愈发波谲云诡。
喜欢汉东政法王,祁同伟的仕途人生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汉东政法王,祁同伟的仕途人生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