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时的御书房外,腊梅香随着晨风飘进窗内,案上摊着几张泛黄的宣纸,林风正握着炭笔,一笔一划地写着 “才艺大赛规则草案”,旁边堆着小李子刚整理好的 “评委人选名单”—— 距离试办大赛还有五日,最要紧的就是把规则定下来,尤其是打分环节,必须公平,不然刚提起的兴致,很容易因为 “偏袒” 变味。
“陛下,张大人、周大人他们到了。” 小李子轻手轻脚地走进来,手里还捧着暖炉,“外面雪又下了,几位大人冻得够呛,老奴已经让小厨房煮了姜茶。”
林风放下炭笔,揉了揉手腕:“让他们进来吧,正好一起商量打分的事 —— 上次提了才艺大赛,大家积极性高,可要是打分没规矩,最后肯定会有人有意见。”
很快,张敬之、周尚书、户部李大人和太仆寺卿四位大臣走进来,身上还带着雪沫子,接过小李子递的姜茶,捧着杯子暖了好一会儿,才渐渐缓过来。张敬之率先开口:“陛下召臣等前来,是为了才艺大赛的细节吧?臣这几日收到不少宫女太监的问询,都问‘比赛怎么比,赢了有啥奖励’,可见大家都很上心。”
“正是为了这些事。” 林风把规则草案推到他们面前,指着 “打分环节” 那栏,“朕想了个‘打分制’,选七位评委,每位评委给选手打分,满分 10 分,最后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取剩下五位的平均分,得分最高的就是优胜者 —— 你们看看,这个规则怎么样?”
四位大臣凑过来看,刚扫到 “满分 10 分”“去掉最高最低分”,就都皱起了眉。周尚书指着 “平均分” 三个字,疑惑地问:“陛下,这‘平均分’是啥意思?难道是把七位评委的分数加起来,再分给每个人?可分数哪能分着算?还有,为啥要去掉最高最低分?直接取七位的分数不就完了?”
户部李大人也跟着点头,手里的算盘拨得噼里啪啦响:“臣算账多年,只听过‘总和’‘余数’,从没听过‘平均分’。比如七位评委分别打 8 分、7 分、9 分,这加起来是 24 分,怎么‘平均分’?难道还能把 24 分成七份?这也分不均啊!”
张敬之虽没说话,却也摸着胡子皱着眉,显然也没理解 —— 古代宫廷评选多是 “举手表决” 或 “主官定夺”,从没见过这种精细到 “打分取平均” 的方式,既新鲜又让人摸不着头脑。
林风早料到他们会有疑问,笑着让小李子拿来一张白纸,在上面写了一组模拟分数:“诸位卿家看,假设一位选手,七位评委分别打了 9 分、8 分、10 分、7 分、8 分、9 分、6 分 —— 你们先说说,要是直接取这七个分数,会不会有问题?”
周尚书看了看,立刻说:“有 10 分也有 6 分,差距太大了!要是有评委故意给高分偏袒,或者给低分刁难,这分数就不准了!”
“正是这个道理。” 林风拿起笔,把 10 分(最高分)和 6 分(最低分)划掉,“所以要去掉这两个极端的分数,剩下 9 分、8 分、7 分、8 分、9 分,这五个分数更客观。然后算‘平均分’,就是把这五个分数加起来,再除以 5—— 你们看,9+8+7+8+9=41,41 除以 5,就是 8.2 分,这个分数既不会被偏袒的高分拉高,也不会被刁难的低分拉低,更公平。”
说着,他让小李子用算盘演示加法和除法,“41 除以 5,商 8 余 1,1 除以 5 就是 0.2,所以是 8.2 分 —— 要是分数不好算,也可以保留一位小数,或者四舍五入取整数,总之以公平为准。”
四位大臣看着算盘上的数字,又看了看纸上的演算,终于恍然大悟。张敬之拍了下手,笑着说:“陛下这规则太巧妙了!去掉最高最低分,能避免评委偏袒或刁难;取平均分,又能让分数更客观,比‘主官定夺’公平多了!臣之前还担心有人走关系,现在有了这个规则,就不用担心了。”
户部李大人也放下算盘,点头称赞:“臣懂了!这‘平均分’就是‘取中间值’,既合理又好算,臣回去就跟底下人说,让他们也学学这个算法,免得比赛时算错。”
可没等大家高兴多久,周尚书突然小声说:“陛下,要是…… 要是评委跟选手认识,比如跟某位嫔妃熟络,忍不住多打几分,就算去掉最高最低分,要是有两位评委都偏袒,那分数不还是不准吗?”
这话一出,气氛瞬间有些微妙 —— 谁都知道,周尚书跟淑妃的娘家有些交情,他这话看似是提问,实则是在试探 “能不能稍微偏袒”。林风看了他一眼,语气平静却带着威严:“周大人问得好,所以朕要再加一条:评委打分必须公正,要是发现有两位及以上评委故意给同一选手高分或低分,经查实,不仅取消该选手的成绩,还要取消这几位评委的资格,以后再也不能参与任何宫廷评选 —— 朕要的是公平的比赛,不是拉关系的戏台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