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东省人民检察院反贪局的会议室里,空气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长方形的会议桌旁,坐着反贪局的主要负责人和各处处长。主位上,侯亮平面色严峻,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一份薄薄的会议材料,那是他要求加快调查进度的初步设想。他的对面,副局长吕梁端坐着,双手交叉放在桌上,镜片后的目光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陆亦可、周正、林华华等骨干分坐两侧,神情各异,但大多能看出一丝忧虑和疲惫。
窗外的阳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在桌面上投下明暗相间的条纹,如同此刻会议室里泾渭分明的无声立场。墙上“忠诚、公正、清廉、严明”的八个大字,在凝滞的气氛中,似乎也失去了往日的光泽。
侯亮平清了清嗓子,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他的声音依旧洪亮,却透着一股急于破局的焦灼:“同志们,最近的情况,大家都有所感受。外面的风声很紧,有些人巴不得我们反贪局就此停摆,最好变成个摆设!但是,越是这样,我们越不能松懈!腐败分子不会因为经济下行就金盆洗手,背后的保护伞更不会自行瓦解!”
他环视一圈,目光锐利地从每个人脸上扫过,试图点燃他们心中的那团火。“我认为,当前的舆论压力,恰恰说明我们打到了他们的痛处!这是关键时刻,绝不能给他们喘息的机会!我提议,立即调整侦查方向,集中优势兵力,对山水集团及其关联企业、以及与其往来密切的几位重点岗位上的同志,进行深入的、全方位的摸排!要敢于碰硬,敢于揭开盖子!”
侯亮平挥动手臂,语气越来越激动:“沙书记初来时定下的基调是什么?是刮骨疗毒!现在遇到点阻力,听到几声苍蝇叫,难道我们就畏缩不前了?那我们对不起这身检察服,更对不起汉东的人民!”
他的话语在会议室里回荡,带着一种理想主义的悲壮和不容置疑的决绝。几位年轻的处长,如周正,眼神中闪过一丝激赏,身体微微前倾,显然被局长的话所鼓舞。陆亦可看着侯亮平,眉头微蹙,她理解侯亮平的心情,但也敏锐地察觉到了其中蕴含的风险。
就在气氛似乎要被侯亮平带动起来的时候,一个沉稳的声音响起了,像一盆冷水,浇在了刚刚冒头的火星上。
“侯局,您的决心和勇气,我十分敬佩。”副局长吕梁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目光平静地迎向侯亮平,“但是,我认为,我们有必要对当前的形势进行更冷静、更全面的评估。”
刹那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吕梁身上。这位在反贪系统工作多年,以稳健甚至有些保守着称的副局长,很少在公开场合如此明确地表达不同意见。
“首先,我要强调,我坚决拥护省委的领导,坚决支持反腐工作。”吕梁先定了调子,然后话锋一转,“但是,侯局,您也提到了外面的风声。现在不仅仅是风声,是实打实的压力。省委近期的几次会议精神,包括沙书记在一些场合的讲话,都明确传递出‘稳定压倒一切’、‘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信号。企业家座谈会上的声音,您我都清楚。在这个当口,我们反贪局如果还像您说的那样,‘集中优势兵力’、‘全方位摸排’,动作过大,声势过猛,会不会与省委当前的工作重心产生偏差?会不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进一步炒作成‘反腐影响经济’,从而让我们陷入更大的被动?”
吕梁的语气不急不缓,条理清晰,每一个问题都像一把小锤,敲打在与会者的心上。他继续说:“其次,讲究策略,并不等于畏缩不前。我们手里的线索很多,但有些线索并不成熟,证据链薄弱。仓促上马,不仅可能打草惊蛇,更可能因为证据不足而无法形成有效打击,反而损害了我们反贪局的公信力,也让真正的腐败分子看了笑话。我认为,当前我们应该更注重精细化、精准化办案,把有限的力量用在刀刃上,对那些证据确凿、性质恶劣的案件,坚决查处,快查快办,形成震慑。而对于一些线索模糊、涉及面可能较广的案件,则应该更注重秘密初查,夯实证据基础,等待更合适的时机。”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座的几位处长,最后回到侯亮平脸上,语气变得更加语重心长:“侯局,我年纪比您大些,在汉东的时间也长些。我经历过赵立春时代,深知这潭水有多深。有些事,欲速则不达。我们现在需要的,可能不是大刀阔斧的猛冲猛打,而是更有耐心、更有智慧的迂回和渗透。确保每一起案件都办成铁案,经得起历史和法律的检验,这才是对沙书记工作最大的支持,也是对汉东反腐事业真正的负责。”
吕梁的这番话,有理有据,既顾全了大局,又考虑了实际操作,显得远比侯亮平激进的方案更为稳妥和老练。会议室内原本被侯亮平激起的一点热血,迅速冷却下来。几位原本就持观望态度的处长,纷纷点头表示赞同,甚至有人低声附和:“吕局说得在理,现在确实敏感时期……” “是啊,策略很重要,不能蛮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