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会议中心最大的会议室里,椭圆形的红木长桌擦得锃亮,反射着顶部柔和而明亮的灯光。一年一度的省委中心组春季理论学习会正在进行。与会者包括所有省委常委、省级党员领导干部、各市(州)委书记、省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人人面前都摆放着统一的笔记本和茶杯,气氛庄重而肃穆。
会议已经进行了两天,主要是学习中央最新的精神和重要论述。按照议程,今天下午是重点发言和讨论环节。而最重要的发言,无疑将来自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高育良。
在汉东政坛,高育良的发言素来是重头戏。这位汉东大学的知名教授出身的官员,以其深厚的理论功底和雄辩的口才着称。他总能将复杂的现实问题,上升到哲学和政治理论的高度,用严谨的逻辑和引经据典的论述,赋予其行动以合理性和正当性。在赵立春时代,他的理论是巩固权力的工具;在沙瑞金到来之初,他曾短暂沉默、谨慎观察;而现在,在林志为事件引发官场震动、沙瑞金权威受挫、风向悄然转变的微妙时刻,高育良的这次发言,无疑被所有人赋予了远超理论学习之外的期待。
会议主持人、省长黄友良按照程序,声音平稳地宣布:“下面,请育良同志作重点发言,大家欢迎。”
会场里响起了礼貌而并不十分热烈的掌声。许多人的目光,或明或暗地投向了坐在沙瑞金左侧不远处的高育良身上,同时也悄然瞥向主位上的沙瑞金。沙瑞金面色平静,目光落在自己面前的笔记本上,手中的笔似乎无意识地在纸上轻轻点着,看不出喜怒。
高育良轻轻扶了扶金丝边眼镜,清了清嗓子,脸上带着他惯有的、学者式的温和笑容。他没有急于开口,而是用目光缓缓扫视了一圈会场,仿佛一位教授在开讲前审视自己的学生。这种刻意的停顿,反而让会场更加安静,所有人的注意力都不由自主地集中到了他身上。
“同志们,”高育良终于开口,声音不高,但清晰、沉稳,带着一种独特的磁性,“刚才,我们共同学习了中央的重要文件精神,深受启发,也深感责任重大。结合我们汉东的实际,我想谈一点个人的学习体会,主要是关于如何运用唯物辩证法,特别是关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原理,来认识和把握我们汉东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也像是在给与会者消化和期待的时间。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过程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因此,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这番开场白,是标准的理论阐述,对于在座的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几乎是耳熟能详的常识。但没有人会觉得枯燥,因为他们知道,高育良的重头戏永远在后面——他如何将这套理论与汉东的现实“巧妙”地结合起来。
“那么,回到我们汉东省情,”高育良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凝重起来,“我们当前面临的矛盾很多,很复杂。比如,有改革发展与保持稳定的矛盾,有推动经济高速增长与防范化解风险的矛盾,有严厉反腐与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矛盾,有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与维护正常工作秩序的矛盾,等等。”
他一连列举了数个矛盾,这些矛盾确实是汉东当下真实存在的,也恰恰是沙瑞金主政以来试图着力破解的难题。高育良承认这些矛盾的存在,姿态显得客观而全面。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高育良继续说道,语气平和,但用词却暗藏机锋,“我们省委的某些工作侧重点,可能更多地放在了解决某一方面,或者说,某几方面的矛盾上。比如,我们强调了‘刮骨疗毒’,强调了攻坚克难,这本身是没有错的,其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汉东的长远健康发展。”
他先扬后抑,肯定了之前的“出发点”,为接下来的转折埋下伏笔。
“但是,”高育良的声音略微提高,眼镜片后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特别是结合近期省内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我们是否应该重新审视一下,在这些错综复杂的矛盾中,究竟哪一个才是当前阶段制约汉东发展的最主要的、起着领导和决定作用的矛盾呢?”
问题抛出来了,会场里鸦雀无声,连翻动笔记本和喝水的声音都消失了。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着他的答案。沙瑞金依然低着头,但手中的笔已经停下,指节微微有些发白。
高育良没有卖太久关子,他自问自答,声音清晰而有力:“我认为,经过深入的思考和观察,当前汉东最主要的矛盾,已经不再是某一个具体领域的问题,而是人民对稳定发展的迫切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之间的矛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