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当扫描深度突破十丈之后,数据下降的速度明显减缓,并且在某个深度区间出现了极其微弱的、规律性的波动,不再是单调递减。
“警告:检测到异常能量屏障,扫描波穿透效率降低...调整扫描频率,启用多重频谱穿透模式...尝试二次聚焦穿透...”
系统的提示音多了一丝极细微的“专注”感,显然遇到了意料之中的阻碍。
林闲屏住了呼吸,全神贯注。他知道,关键来了。这厚实得令人绝望的黑玄岩层,既是一种阻碍,也可能是一种完美的天然封印和保护壳。
时间在绝对的寂静中仿佛过了很久,又仿佛只是一瞬。
终于,系统的反馈音再次响起,这一次,带着更详细、更清晰的分析结果:
“深度扫描完成。地下灵脉三维模型构建完毕。”
“结论:确认目标区域地下九十七丈处,存在三条微弱远古灵脉残余支流的交汇点。因上方超厚黑玄岩层极致压迫及天然封灵特性,交汇点灵气被高度压缩、禁锢,无法自然上涌逸散。”
“当前状态:交汇点核心区域灵气呈高密度液态及初步晶化趋势,能量密度极高,预估浓度超过3000标准单位。但因岩层极致封锁及深度原因,仅有极微量灵气能通过岩层微观缝隙缓慢渗透,并于地下约三尺深度形成极其微弱、近乎消散的弥散带,无法对地表环境产生任何有效影响。”
一幅清晰无比的三维立体结构图出现在林闲的识海中。上方是厚重、深沉、几乎令人窒息的漆黑岩层,而在其深处,一点璀璨夺目、几乎凝成实质的亮白色光团被死死地镇压在那里,如同被万丈巨石封印的瑰宝,蕴含着令人心悸的恐怖能量。只有几丝比头发还要纤细无数倍的微弱灵光,如同挣扎的触须,艰难地向上方蜿蜒渗透,但绝大多数都在中途就被致密的岩层彻底吸收或阻隔,真正能侥幸渗到浅层的,微乎其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检测到微弱的地脉灵气流于地下三尺深度交汇,因上方超厚黑玄岩层主体封堵原因无法上涌。”系统总结道,“解决方案:规避黑玄岩层主体封堵,于浅层(地下三尺)灵气弥散区布置超效定向【引灵阵】,建立稳定人工导流通道,连接洞府内部。需辅以高阶【锁灵阵】禁锢引导而至的灵气,防止二次散逸。警告:操作需极高精度,对阵法造诣要求严苛。”
看到这详尽无比的分析结果和那深埋地下、却耀眼得让他灵识都感到刺痛的超高密度灵源,林闲的眼睛瞬间亮得如同星辰,心脏砰砰直跳,一股巨大的狂喜和兴奋几乎要冲破胸膛。
“果然捡到宝了!”他几乎是脱口而出,声音在寂静的洞府中显得格外清晰,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
三千标准单位的灵气浓度!这是什么概念?内门那些所谓的“灵气充沛·甲上”的顶级洞府,浓度能达到一百标准单位就已经是极为了不得,足以让无数内门弟子抢破头了!他脚下踩着的,根本不是什么废地,而是一座被完美封装、无人识得的超级灵脉泉眼!其价值,无可估量!
虽然开采难度极大,需要特殊的阵法引导和极高的操作精度,但这对于拥有系统、阵法水平远超同阶、且最不怕折腾的林闲来说,恰恰是最不是问题的问题!这厚实得令人绝望的黑玄岩层在别人看来是无法逾越的阻碍,在他看来,却是保护这座惊天宝藏不被发现、不引来任何觊觎的天然完美屏障!安全,隐蔽,还有比这更好的地方吗?
狂喜之后,林闲迅速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再次仔细审视着系统构建的精细模型,大脑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飞速运转,一个个念头如同电光石火般闪过,逐渐汇聚成一个完整而周密的改造计划。
“引灵阵不能直接布置在洞府地面,必须精准穿透表层土壤和浅层岩壳,将阵基核心直接打入地下三尺处的那个微弱灵气弥散层...导流灵管的材料需要兼具极佳的灵导性和足够的物理强度,最好能铭刻微型稳固符纹以确保通道稳定...”
“锁灵阵需要覆盖整个洞府内部空间,形成绝对封闭领域,但其核心必须与此处的引灵阵出口完美对接,形成能量循环闭环,不能有丝毫泄露...”
“现有的那个破烂聚灵阵可以彻底拆解,其材料回收利用,节点融入新的循环体系,作为辅助调节和分流装置...”
“还不够...如此庞大的灵气一旦引上来,哪怕有锁灵阵,也难保不会有一丝异常波动外泄...必须在外围再布置一个更强的复合隐匿阵法和防御阵法,双保险,甚至三保险!”
计划已定,林闲不再耽搁。他立刻从储物袋中取出特制的灵纸和灵笔——这些可不是普通货色,而是他之前为了研究阵法特意购置的,纸张能微弱传导灵力,笔墨更能稳固储存灵纹信息。
他就着墙壁上萤石散发的苍白光芒,伏在冰冷的地面上,开始飞速地勾勒起来。笔下线条纵横交错,一个个繁复而精准的阵纹节点、能量回路、材料属性标注、以及预计的灵力流向被极其详细地列出。他的眼神专注无比,整个人仿佛与纸笔融为一体。
一张结合了【超效定向引灵阵】、【高阶锁灵阵】、【复合隐匿幻阵】、【金刚护壁阵】并进行了多重优化和联动设计的复合大阵设计草图,正在他笔下逐渐成型,变得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完善。
接下来,就是根据这份图纸,去筹集材料,然后亲手将这座沉睡的宝藏,彻底唤醒。
喜欢全职修仙:我的副职业通神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全职修仙:我的副职业通神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