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岩洞府之外,那片经由林闲亲手规划、以科学方法培育的药圃,如今已是一派郁郁葱葱、灵蕴盎然的景象。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药圃边缘那一片金浪翻滚的稻田。稻秆挺拔,穗头低垂,颗粒饱满圆润,远看与寻常灵稻无异。但每当山风拂过,或是日照充足之时,一股极其清淡、却直透心脾的凉意便会自稻穗间悄然弥漫开来,笼罩着洞府入口附近方圆十余丈的区域。
这便是林闲杂交培育出的新品种——“静心稻”。其散发的微弱宁神香气,虽不能直接提升修为,却能有效抚平因修炼、争斗或杂务带来的心神疲惫,助人更快进入宁静空明的状态,对于需要长时间打坐或参悟功法的修士而言,堪称辅助修炼的佳品。
起初,这只是洞府修炼环境的一个意外加成。林闲自己忙于各项副职钻研,并未太过在意。但很快,他便发现,洞府外那片原本人迹罕至的黑岩地,渐渐多了一些“路过”的身影。
先是相邻洞府的几位弟子,每次修炼间隙出来透气,总会不自觉地在他药圃附近多停留片刻,深深呼吸,脸上露出惬意舒缓的神色。接着,消息如同水波般悄然扩散。一些在任务中受伤、心神损耗过大的内门弟子,或是卡在瓶颈期、心浮气躁的同门,开始有意无意地“绕道”经过林闲的洞府。
“林师兄洞府外的空气,吸上几口,感觉脑子都清醒不少!”
“可不是,上次执行巡逻任务累个半死,回来在他洞府外站了一会儿,竟然没那么烦躁了。”
“听说是因为林师兄种了一种特殊的灵稻……”
低声的议论在弟子间流传,好奇与羡慕的目光也越来越多。
这一日,林闲刚完成一批“林柳”内甲核心符文的刻画,走出洞府活动筋骨,便见一名面生的女弟子正站在他的药圃外,闭目深深吸气,脸上带着显而易见的享受。见到林闲出来,那女弟子脸颊微红,有些不好意思地上前行礼:“见过林师兄。冒昧打扰,师兄洞府外这灵稻香气实在神奇,令人心旷神怡。不知……不知师兄可否割爱,售卖一些稻谷与小女子?价格好商量。”
这已不是第一个前来询价的人了。林闲看着对方眼中真诚的渴望,又瞥了一眼药圃中那长势极好、产量颇丰的“静心稻”,心中微微一动。
市场需求自己送上门,且看起来还不小。林闲本就秉持“实用至上”和“资源变现”的原则,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略一沉吟,便有了主意。
“师姐客气了。”林闲语气平和,“此稻名为‘静心稻’,确有些许宁神之效。既然师姐需要,自无不可。”
他没有选择繁琐的一对一交易,那样太耗费时间。而是转身回到洞府,片刻后搬出一个半人高的木箱,又取出一块木牌和一支灵笔。
在女弟子好奇的目光中,林闲挥笔在木牌上写下几行清晰的字迹:
【静心稻米,限量售卖】
功效:微弱宁神,辅助静修。
规格:每份一斤装。
价格:十块下品灵石,或等价贡献点。
方式:灵石投入箱内,自取米袋,诚信交易。
写完,他将木牌立在木箱旁,又从储物袋中取出几十个早已准备好的、用透气灵布缝制的小布袋,每个布袋里都装满了金黄饱满的“静心稻”米粒,整齐地码放在木箱旁边。
“自助售卖,钱货两清,童叟无欺。”林闲对那女弟子笑了笑,“师姐请自便。”
那女弟子先是一愣,随即眼中闪过惊喜。这种售卖方式新颖又省事,避免了讨价还价的尴尬,也保全了双方颜面。她毫不犹豫地取出十块下品灵石投入木箱上的投币口,然后小心翼翼地拿起一袋“静心稻”,再次向林闲道谢后,满心欢喜地离去。
林闲搞的这个“自助售卖点”,看似随意,实则蕴含着他一贯的效率思维。定价适中,既体现了“静心稻”的特殊价值,又不至于让普通内门弟子望而却步。更重要的是,完全解放了他自己的时间。
果然,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般飞快的传开。
“听说了吗?林师兄那种能宁神的灵稻开始卖了!”
“在哪?怎么卖?”
“就在他洞府外面,自己投灵石自己拿,十块灵石一斤!”
“十块?不贵啊!比买宁神丹药便宜多了,还是长期吃的粮食!”
接下来的几天,林闲洞府外的这个简陋“自助点”彻底火了。木箱前时常排起小队,弟子们自觉投币取货,秩序井然。几十袋“静心稻”往往不到半日便销售一空。后来林闲不得不增加了补货频率,并且将每份重量减半以惠及更多弟子,但依旧供不应求。
“静心稻”迅速成为了内门弟子圈子里一个小范围的“网红”产品。尤其是那些需要长期闭关、或者修炼功法容易导致心神消耗的弟子,几乎将其视作了必备的辅助物资。甚至有些关系较好的同门,开始向林闲打听能否预定或者批量购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