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艺阁坐落在云霞宗主峰一处相对僻静的侧峰之上,原本是存放宗门杂艺典籍的旧馆,如今被划拨给林闲使用。阁楼不算宏伟,却自有一股书香墨韵沉淀的气息。
林闲的动作很快。在获得阁主身份的第二天,他便召集了各峰涉及副职业的管事长老与部分资深弟子,在百艺阁正厅召开了第一次会议。
厅内气氛算不上融洽。丹、器、符、阵……各堂口的代表们神色各异,有的好奇,有的淡漠,更多的则是毫不掩饰的审视与质疑。一个筑基初期的弟子,哪怕立下大功,想要统筹他们这些钻研技艺数百甚至上千年的老家伙?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林闲坐在主位,面对下方一道道或明或暗的不信任目光,脸上依旧是那副人畜无害的温和表情。他没有绕圈子,直接抛出了核心议题。
“今日请诸位前来,只为一事:知识共享。”
他声音平和,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我提议,在百艺阁下设‘知识库’。各峰需贡献部分非核心的传承典籍、心得笔记副本入库。同时,百艺阁也会将我优化、注释乃至推陈出新的一些基础乃至进阶教材,无偿向宗门内所有弟子开放。”
话音刚落,底下便是一片哗然。
“荒谬!”器峰那位赵长老第一个拍案而起,脸色铁青,“林阁主!各峰传承,乃先辈心血,岂能轻易示人?更何况集中于一阁!此例一开,规矩何在?”
丹堂一位姓孙的长老也捻着胡须,慢悠悠地开口:“林师侄年轻气盛,有革新之志是好事。但传承之道,贵在专精。胡乱共享,恐弟子们贪多嚼不烂,坏了根基啊。”
阵峰的一位女修管事语气稍缓,但意思相同:“林师侄于阵法一道确有天纵之才,我等佩服。但以此要求各峰开放传承,是否有些……操之过急?”
阻力比预想的还要大。这些长老、管事们,早已将各自堂口的传承视作禁脔,是维持其地位和话语权的根本。林闲此举,无异于在撬动他们的根基。
林闲早有预料,并不动气。他伸手虚按,示意众人安静。
“诸位长老的顾虑,弟子明白。传承确需敬畏,弟子亦非要求开放核心秘传。”他语气依旧平稳,“我所言的‘非核心传承’,指的是那些基础理论、常见配方、通用手法。这些知识,往往散落各处,良莠不齐,甚至存在大量重复和谬误。”
“而百艺阁要做的,是将其标准化、系统化、优化。去其冗余,补其不足,正其谬误。让初入门的弟子,能更快地打好基础;让卡在瓶颈的同门,能获得新的思路启发。”
他目光扫过众人,缓缓道:“闭门造车,固步自封,绝非进取之道。唯有交流碰撞,方能迸发智慧火花,推动我云霞宗百艺整体前行。若因门户之见,导致技艺停滞不前,才是真正愧对先辈心血。”
道理谁都懂,但触及自身利益时,能听进去的却没几个。
赵长老冷笑一声:“说得比唱得好听!优化?标准化?就凭你一人?林阁主,非是老夫瞧不起你,你或许天赋异禀,但百艺浩瀚,你才接触几年?凭什么认定你的优化就是对的?若因此误导弟子,耽误修行,这责任,你担得起吗?”
这话可谓诛心,直接将林闲放在了所有副职业传承的对立面。
会议不欢而散。除了与林闲交好的洛风、雷烈、柳焱等人表示会有限度地支持外,大多数堂口都采取了阳奉阴违的态度,要么拖延,要么只拿出些最无关紧要、近乎废弃的典籍来应付。
一时间,百艺阁门庭冷落,知识库的建设几乎停滞。暗地里,等着看林闲笑话的人越来越多。
“果然还是太年轻,想当然耳。”
“立了点功劳就不知天高地厚,碰壁是迟早的事。”
“看他这百艺阁,能撑到几时?”
面对这些流言蜚语,林闲却显得异常平静。他每日依旧待在百艺阁内,整理着已经收到的少量典籍,同时将他早已准备好的一些“优化版”基础教材,正式录入了知识库,并开放了最低权限的查阅功能。
这些教材包括《阵法基础(林闲优化版)》、《炼丹入门火候控制新解》、《灵植培育基础(环境因子影响篇)》,以及一本薄薄的,名为《材料力学简述》的小册子。
这些册子最初无人问津,偶尔有好奇的弟子翻阅,也被其中一些闻所未闻的“应力”、“结构强度”、“灵力传导各向异性”等名词弄得一头雾水,大多嗤之以鼻,认为是林闲在故弄玄虚。
转机发生在一个午后。
器峰弟子张钧,入门三十七年,修为卡在炼气九层已久,于炼器一道更是停滞在“熟练”级别多年,始终无法炼制出上品灵器,眼看道途无望,心灰意冷。这日,他鬼使神差地走进了百艺阁,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翻开了那本《材料力学简述》。
起初,他看得眉头紧锁,完全不明白那些线条、公式和古怪的理论在说什么。但当他看到书中关于“不同灵矿在高温淬火下内部灵力脉络的应力分布与裂纹产生关系”的论述,并结合图示理解时,脑海中仿佛有一道闪电划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