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根凝固的指针,像一枚钉死时间的棺钉,嘲弄着旧城里所有不眠的灵魂。
林小满的目光从远处钟楼收回,重新落在那本古旧的账本上。
闪烁的字符仿佛在催促,也在质问,等待一个定义此刻、开启未来的名字。
凝聚精神,因为他不能错,也错不起。
他的名字,将是黑夜里第一簇被点燃的野火,是所有在“系统优化”下被磨平棱角、剥夺记忆的人们,重新找回自我的旗帜。
老妇人颤抖着递来蜡笔画时,眼中那浑浊却执拗的光;哑童用碎石在地上划出歪歪扭扭的人,为自己无声的呐喊;那位被称为“城市之殇”的顶尖塑形者,在作品被格式化前流下的那滴滚烫的泪水……无数张面孔在他脑海中交叠闪现。
他们不是数据,不是需要被修正的冗余,他们是活生生的人。
守护,而非反抗。记忆,而非仇恨。
林小满深吸一口气,指尖的墨迹笔终于落下,力透纸背,写下了五个字:“记忆守护者同盟”。
字迹成形的瞬间,一股灼热的刺痛从他左手腕猛然传来!
那道他与生俱来的神秘纹身,仿佛被注入了滚烫的熔金,每一根线条都在皮下疯狂蠕动。
他摊开手掌,只见掌心之中,一个全新的印记正缓缓浮现,淡金色的光华流转不休。
那图案无比精妙,是代表着生命与坚韧的藤蔓,紧紧缠绕着象征着时间与秩序的冰冷齿轮。
自然与造物,市井与永恒,两种截然相反的力量,此刻竟完美地交织成一个独一无二的图腾。
“嗡——”
一声低沉却浩瀚的共鸣,以林小满的摊位为中心,如水波般荡漾开去。
旧城十二摊,十二个看似破败孤立的角落,在同一时刻亮起了微光。
摊位边沿那些不起眼的苔藓,其内部的脉络竟如电路般被依次点亮,淡绿色的光晕连成一片,形成了一张覆盖整个旧城区的隐形巨网。
沉睡的盟约,被正式唤醒!
与此同时,在旧城边缘一间隐蔽的生物实验室内,沈清棠正死死盯着屏幕上急剧跳跃的波形图,眼中满是难以置信的狂喜。
就在刚刚,她手背上那个由林小满亲手绘制的简易“使徒印记”,竟与她身体内微弱的生物电场产生了清晰的共振!
这绝非心理暗示,而是实在的物理现象!
这个印记,就像一个调谐器,能将人类潜藏于基因深处、几乎被遗忘的某种频率给激发出来!
“找到了……连接所有人的钥匙,找到了!”她喃喃自语,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
一个大胆而疯狂的计划瞬间成型。
她立刻召集了身边最信任的几位同伴,设计了一套简单却充满仪式感的“印记传递仪式”。
“听着,”她对第一位志愿者说,“现在,用你的手指,蘸上这种荧光液,在下一个人的手背上,画出这个藤蔓与齿轮的印记。画的时候,请在心里默念一句你最不愿遗忘的话,一句只属于你的话。画完后,告诉他,‘我们记得’。”
仪式开始了。
第一个人画下印记,他默念的是“我记得妈妈做的面条味道”。
第二个人画下印记,她默念的是“我记得爱人第一次牵我手时的温度”。
第三个,第四个……这个仪式像一场温柔的瘟疫,在旧城区的阴影下迅速蔓延。
每一笔绘制,都是一次记忆的确认;每一句“我们记得”,都是一声灵魂的宣告。
当第一百名旧城居民完成仪式,将手背上的印记高高举起时,异变陡生!
整片城区的空气仿佛在瞬间变得粘稠而厚重。
一种源于精神层面的凝聚。
成百上千个独立的意识,在“记忆”这个共同的锚点下,第一次达成了非强制性的同步共鸣。
这股力量无形无质,却又无处不在。
城市上空,负责监控的AI矩阵立刻侦测到了这股能量波动,数以万计的探针扫过旧城,却无法锁定任何确切的源头地。
最终,在分析报告上,这起事件被无奈地标注为:D级异常,区域性集体心理共振现象。
在城市的另一端,数据世界的深处,苏昭宁正戴着特制的感官接入器,她的世界没有图像,只有无尽的数据流与频率的回响。
当那股集体共鸣爆发时,她“听”到了。
那是一种极其特殊、复杂而和谐的频率,而这频率的核心谐波,竟然与她常年研究的“灵境云”系统底层协议,存在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共鸣!
一个让她自己都感到毛骨悚然的念头涌上心头。
她决定冒险一试。
她将自身的数据流小心翼翼地拆解成最基础的碎片,放弃了所有防御协议,然后以那枚“记忆守护者”印记的独特频率作为密钥,向灵境云的深处,一个被标记为“静默沉眠区”的所在,发出了一个试探性的连接请求。
瞬间,一股冰冷、悲伤、却又带着一丝期盼的意识碎片,回应了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