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远的指节在窗纸上又轻叩了两下,布包顺着窗缝挤进来时带起一阵风,吹得烛芯噼啪跳了跳。
苏晚竹接住那团蓝布,指尖刚触到账册封皮的霉斑,李文远已经压低声音说了半句"三姑娘",便听着脚步声往院外去了——他向来谨慎,从不在主院多留。
陆昭退到门边,银鱼佩在腰间轻晃,倒像在替李文远把风。
苏晚竹解开布包,泛黄的账册摊开在桌上,第一页的墨迹被虫蛀了几个小洞,却恰好露出"天启二十三年三月"的日期。
那是她被周氏以"克夫灾星"为由逐出苏家的前三个月。
"那年春上,苏家刚接了皇家的春绸订单。"苏晚竹的指尖划过账册内页,声音突然发紧。
她翻页的动作极慢,每翻过一页,指腹便在墨迹上轻轻蹭一下,像在确认这些数字是否真实存在。
当翻到第七页时,她的指甲突然掐进掌心——"三月十五,出库蜀锦三百匹"的记录下,竟没有对应的进项银钱;再往后翻,"四月初八,湖州丝料两百担"的出库栏后,同样空着收货方的印鉴。
"李文远说这是库房最底层的账。"陆昭不知何时凑到她身侧,温热的呼吸扫过她耳尖,"苏家的账册分内外两本,外账给族老看,内账记真金白银。
你猜周氏藏这一本,是给哪双眼睛看的?"
苏晚竹的睫毛剧烈颤动两下,突然抓起账册往怀里一拢。
她想起被流放前的那个雨夜,周氏哭着跪在祠堂说"晚竹克死了三任未婚夫,再留着是要克整个苏家",族老们摸着胡须叹气,说"灾星留不得"。
可如今看来,真正要苏家命的,从来不是什么命格。
"赵老爷的茶里掺了曼陀罗。"她突然开口,声音像淬了冰,"上个月他来苏家谈生意,我替继母奉茶时,闻见茶盏边缘有股甜腥气——荒星的流民常用这东西迷晕猎物。"她抬头时,眼底烧着团火,"他拿了苏家的丝绸,却用迷药让我背黑锅。"
陆昭的拇指轻轻擦过她泛红的眼尾,从袖中摸出第三颗糖:"我让人查了赵家的货船。"他的声音放得极轻,"这五年苏家流失的丝绸,有七成在赵家的私账里找到了。"
更夫的梆子声已经敲过三更,苏晚竹把糖纸攥得发皱。
她突然起身,将账册塞进怀里:"明日辰时,族老会。"她望着陆昭腰间的银鱼佩,"我要让所有人看看,到底是谁在啃苏家的骨头。"
次日卯时三刻,苏氏祠堂的檀香刚燃到第二柱。
苏怜月穿着月白锦裙踏门进来,见主位上坐着苏晚竹,眉梢立刻挑起来:"三妹妹倒是会挑地方,难不成还想坐家主的位置?"
周氏扶着丫鬟的手慢步进屋,眼角扫过苏晚竹怀里的账册,嘴角扯出半分笑:"晚竹回来后总说要证明自己,今日倒像模像样。"
苏晚竹没接话。
她等七位族老都落座,才将账册"啪"地拍在供桌中央。"天启二十三年三月至七月,苏家共出库丝绸一千二百匹。"她的声音清凌凌的,像荒星雪水砸在岩石上,"但内账只记了八百匹的进项——剩下的四百匹,去了赵家。"
祠堂里响起抽气声。
三长老捻着胡子凑过去:"这账册...是库房的?"
"正是。"苏晚竹翻开账册,指尖点在那几处空栏上,"赵老爷去年冬天大病一场,我让人去他书房抄了账本。"她从袖中抽出一叠纸,"赵家的进货单上,这四百匹丝绸的印鉴,和苏家的出库章分毫不差。"
苏怜月的脸瞬间白了。
她猛地站起来,锦裙扫翻了茶盏:"你...你血口喷人!"
周氏的指甲掐进丫鬟手背,却仍维持着温和语调:"晚竹许是记错了,赵家与我们是多年盟友——"
"盟友会用曼陀罗迷晕苏家当家人?"苏晚竹打断她,"上个月赵老爷来谈生意,继母递的茶里掺了曼陀罗。我让人查过,这药能让人昏沉健忘——正好让族老们忘了查账。"
七长老"咚"地拍了下桌子:"周氏,你当我们是瞎子?"
周氏的鬓发乱了一绺,她死死盯着苏晚竹怀里的账册,突然尖声笑起来:"就凭一本旧账?你被流放时苏家确实损失惨重,谁知道是不是你——"
"够了。"
祠堂的门"吱呀"一声被推开。
陆昭穿着玄色飞鱼服立在门口,腰间银鱼佩闪着冷光。
他手里攥着个油布包,指节因用力而泛白:"赵老爷的船上周被劫了。"他的目光扫过周氏煞白的脸,"海盗落网时,身上搜出了这份——"
他的话突然顿住。
苏晚竹望着他藏在油布里的半页纸,看见"私通货船分赃"几个字浸了血似的红。
祠堂里的檀香还在飘,可所有人都听见了心跳声。
陆昭的玄色飞鱼服在穿堂风里翻卷,他将油布包往供桌上一按,染血的半页纸便摊开在众人眼前。"这是赤蝎的亲笔供词。"他声线冷得像淬过冰,"赵老爷的货船挂着苏家商旗,实则替海盗运赃——赤蝎说,每十船丝绸,苏家内鬼抽三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