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那个被命名为“屠龙”的疯狂计划,还剩下最后两天。天空城依旧按照它固有的、冷漠的节奏运转着,霓虹灯不知疲倦地闪烁,悬浮车流如同钢铁血液般在高架轨道上奔涌。但对于知晓内情的少数人而言,这两天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仿佛被无限拉长,浸泡在一种粘稠而焦灼的等待之中。
王叔的忙碌达到了顶点。他几乎从早到晚都见不到人影,即使出现在巡逻队伍中,也像一尊心不在焉的石像,眼神飘忽,对讲机里传来的任何非紧急通讯都被他粗暴地忽略或简短打发。李豫知道,他是在做最后的协调和确认。那股由无数底层绝望者汇聚成的暗流,正在他的穿针引线下,艰难地拧成一股绳,尽管这绳子本身可能充满了毛刺和脆弱环节。
夜影那边传来了消息,不是通过王叔,而是直接以一个加密数据包的形式,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李豫那台老旧终端的缓存区里,解锁后只有一行冰冷的文字:
【定时屏蔽协议已部署。行动日03:00-03:15,以目标区域为中心,半径五公里内,非军用级定位信号将间歇性失效。祝好运。——夜影】
这算是唯一的技术保障。十五分钟的窗口期,短暂的信号混乱,希望能干扰IMD的监控网络,为突击队伍创造一丝机会。李豫将消息转告王叔,王叔只是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嘟囔了一句:“聊胜于无。”
老金则活跃得像只嗅到血腥味的鬣狗。他不知通过什么渠道,搞来了一批质量参差不齐的二手武器和劣质防弹衣,在下城区的几个秘密窝点悄悄兜售。王叔皱着眉头去看过,回来后就骂骂咧咧:“妈的,都是些快要散架的破烂!能量枪充能不满,实弹武器膛线都快磨平了!就这还敢卖高价!这帮奸商!” 但骂归骂,他还是自掏腰包,给李豫和自己以及可能会参与行动的少数信得过的老兄弟,购置了几件相对靠谱的装备——几把保养尚可的脉冲手枪,两件能抵挡低威力射流的二手防弹背心。用他的话说:“有,总比空着手强。真到了拼命的时候,烧火棍也能砸碎几颗脑袋。”
“电锯”医生的地下诊所,这两天更是人满为患。消息似乎在底层以某种隐秘的方式扩散开了,许多意识到“应龙”芯片不对劲、或者单纯感到莫名恐慌的人,纷纷涌向这个在黑市中小有名气的神经医生。李豫跟着王叔去给电锯检查那块匿名芯片时,看到诊所外排起了长队,人们脸上交织着焦虑、恐惧和一丝渺茫的希望,要求更换非IMD出产的廉价电子芯片。“电锯”本人则像一台超负荷运转的机器,白大褂上沾满了新的旧的血迹和不明液体,眼里的血丝比之前更重,但动作却依旧精准高效。他对王叔快速低语了几句:“人数比预想的多……手术台和备用芯片不够……” 语气中的疲惫和无奈,让李豫心头发紧。
在这种山雨欲来的巨大压力下,李豫自己的状态也好不到哪里去。他最近没有接过一项赏金任务,那些追捕小毛贼或者清理低级变异生物的工作,在即将到来的风暴面前,显得如此微不足道。甚至下班后,当零如同往常一样,用那双冰冷的眼眸望向他,示意格斗训练开始时,李豫也第一次摇了摇头。
“今天……有点累,算了。”他避开零的视线,声音有些沙哑。
零静静地看了他几秒钟,那双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睛里,似乎闪过一丝极难察觉的波动。她没有像往常那样用公司条例或者效率至上的理由坚持,只是微微颔首,用平淡无波的语调说:“你的生物节律显示异常紧张。适当的训练有助于缓解压力。不过,尊重你的选择。” 说完,她便转身离开,去进行她自己的、永远一丝不苟的日常维护程序。
李豫看着她离去的背影,心中复杂。零肯定察觉到了他们的异常,以她的逻辑分析能力,不可能猜不到有大事发生。但她选择了沉默和旁观,这究竟是公司的程序设定使然,还是某种……属于“零”的独立思考?他无从得知,也无暇深思。
真正的慰藉,来自林依。
她就像一块最敏锐的情感海绵,清晰地感知着李豫身上每一丝焦虑和不安。她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安静地跟在身后,或用好奇的眼神观察世界。她会在他独自一人望着窗外发呆时,默默地靠近,无视所有人的目光,然后伸出纤细却有力的手臂,从背后轻轻抱住他,将脸颊贴在他紧绷的脊背上。
没有言语,只有温暖的体温和无声的陪伴。这种纯粹的、不带任何索取的拥抱,比任何安慰的话语都更有力量。它像一道温柔的屏障,暂时将外界的狂风暴雨隔绝开来。
这天晚上,回到狭小的宿舍,李豫终于无法再独自承受那几乎要将他压垮的重负。林依跟着他走进宿舍,自然地挨着他坐下,依旧抱着他的胳膊,黑色的眼眸安静地望着他,仿佛在说:“我在这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