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议完了种植蓼蓝的事,乔安又和徐青阳商议了一下其他土地准备种些什么?
在这一点上乔安和徐青阳的想法高度的一致,他们都觉得种水稻最划得来,所以乔家的水田除了那十亩下等田以外,剩下的水田都种水稻。
不过说到旱地该种什么的时候,徐青阳提醒了乔安一下,“土地最好不要连种。要不这次就玉米套种黄豆,要不等小麦收获以后直接种花生,等下一次再玉米套种红薯。”
乔安还是第一次听这么专业的话,“那为什么水田每年都是种水稻?”
“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徐青阳是真的不知道,反正在他的记忆中,水田年年种的都是水稻,但旱地上种的东西每年都会变化一下,前两年乔家的旱地上已经连种了玉米和红薯了,今年怎么也该换一下了。
乔安思忖了一下,“那这次就全部种花生吧!”要换就换彻底,“等花生收获了之后就种一茬大蒜。”忘了是在哪看见过,说大蒜具有杀毒灭菌的作用,能把土地的虫卵什么的杀死,减少病虫害。
“三亩地都种大蒜?”徐青阳闻言有些咂舌,大蒜就是一味调味料,还不怎么受人喜欢,平时种点在田埂边就够吃了,还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谁一下子种这么多的。
“嗯,都种!”大蒜确实只是一味调味料,但它还有其他的吃法,比如蒜苗,比如蒜薹,比如蒜黄,大蒜收获后也可以泡糖蒜、腊八蒜和泡菜。
徐青阳不知道大蒜还有如此多的吃法,他现在想的是,如果到时候大蒜实在是吃不完就弄到镇上去卖!
多少也能赚点钱。
把该商量的事都商量完以后,时间也差不多到了十二点。
乔安带着已经打过无数次哈欠的弟弟们回屋睡觉,徐青阳则是把火盆处理了之后才回屋睡觉。
第二天早上所有人都很理所应当的比往些天晚了个把时辰起床,乔然和三宝睡醒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给乔安和徐青阳拜年。
乔安和徐青阳把早就准备好的红包分别递给两人,乔然和三宝拿着红包就去旁边拆红包了。
“喏,给你的!”还是和去年一样,乔安也给徐青阳准备了一个红包。
徐青阳欣喜的接过,把乔安给的红包收拾好之后从怀里掏出了另一个红包,今年他也给乔安准备了一个红包!
“新年快乐,安哥儿!”
本来嘛,压岁钱是长者给晚辈发的,可他和乔安是平辈,只能按照年龄来算。
他比乔安大两岁,去年是他考虑不够周全,但今年他可是早就准备好了。
乔安看着递到眼前的红包满是惊喜,“谢谢,新年快乐!”
相互道了新年快乐又拿了压岁钱,乔安就去收拾昨晚没有处理的年夜饭残局,并抓紧时间做一份早饭出来,徐青阳还是和以前一样,什么也不说,直接挽起袖子就开始帮忙。
普通人家,初一这天都是去亲朋好友家拜年,初二就要去外家拜年,不过乔家有孝,谁家也去不成,乔安就带着弟弟们在家颓废的玩了两天,初三才开始和徐青阳一起办正事,把招长工的单子写了出来并张贴出去。
乔家张贴出去的单子在杨家村、李家村和西河村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要不是乔家大门紧闭,只怕是门槛都要被乡亲们踩破了。
但再是焦急,乡亲们也只能等大年过去后再说,因为守孝是一件很严肃的事。
引起乡亲们诸多讨论的不止是乔家这一件事,还有刘家修房子的事。
初五过后郭村长就带着刘贵去镇上把户籍办理好了,连带着宅基地和土地的地契也一起办理了。
回村后,刘贵就把找人修房子的事委托给了郭村长。因为想快一点把房子修建好,所以郭村长一次性找了二十多个人,西河村找了十来个,李家村找了十来个。
刘家买了一亩半的宅基地,打算修建三间大屋的房子,一半用青砖一半用泥坯。这段时间修建房屋的少,青砖和瓦片什么的很快就运了过来,所以在正月初十过后,刘家的房子也开始修建了。
刘家在西河村落户修房子了,杨家村、李家村和西河村的乡亲们听到这个消息悬着的心终于彻底落回去了。
这户都落了,地也买了,房子也在修建了,刘夫郎和刘淳这两个夫子应该不会再有什么意外了!
乡亲们就安心的等着学堂开学了。
十六过后,到乔家来询问招长工的人很多,连着三四天乔安每天都在接待不同的村子的村民,不停的和他们解释他贴出去的招长工的单子到底是什么意思。
因为镇上的长工大多都是卖了身的,吃住都归主家管,而且人身自由还会受到主家的管制。但乔家贴出去的单子上写的当长工直接签契约合同,不卖身。而且每天只工作四个时辰,其他的时候做什么都可以,不过农忙的时候会加班,因为要抢秋收。
乡亲们都没见过这样招长工的,更不知道加班是什么意思,所以就带满腹的疑问来找乔安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