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明眉头微皱,但语气依旧平稳:“都安静!听我说清楚!”他提高了音量,压住了议论。
“当时的情况,大家心里都清楚!1月15号,科教楼主体内粉,除了零星修补,大面已经全部完成!对吧?”他看向内粉组的人,众人点头。
“但是!”罗明加重语气,“刚粉好的墙面,水泥砂浆还没干透!特别是那几天天气阴冷潮湿,干得更慢!按照工艺要求,内粉层必须充分干燥(含水率达标)才能进行涂料批灰!否则,批上去的腻子会起泡、空鼓、开裂,后期全部得返工!这个道理,干过活的都懂!许师傅(许金平)最清楚!”
许金平闷声应了一句:“是,当时墙摸着都还返潮气。”
“对!”罗明接过话头,“内粉没活了,墙又不能立刻干透上涂料。你们这么多人,难道天天在工棚里打牌睡觉?公司能白养着?**工期不等人!涂料组的批灰任务重,人手不够!志文哥(李志文)那边急得跳脚!怎么办?只能把内粉组里会批灰、或者能学着干批灰的兄弟,临时调过去支援!这是为了整个工地的进度,为了大家都能按时拿到钱回家过年!”
他环视众人,目光炯炯:“工价,是按实际干的活来算的!你调过去干批灰的活,就是按批灰工的工价40块一天!这是行规!不是我罗明定的!你们在老家接活,换了个工种干,难道还能按原来的高价算?许师傅,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许金平叹了口气,点点头:“是这个理。当时情况特殊,支援一下也是应该的。”他看了一眼组员,没把“钱少了”说出来。
罗明知道症结所在。他放缓语气:“我知道,让你们这些技术好的内粉师傅去干批灰的活,是有点屈才,工价也低点。这样,”他提高了声音,“凡是内粉组调去涂料组支援批灰的兄弟,除了按40元/天的批灰工价结算,我额外每人每天补贴2块钱!算是感谢大家关键时刻的支援,顾全大局!这钱,从我罗明自己的那份里出!”
此言一出,内粉组的人群顿时一阵骚动!不满的议论声变成了惊喜的低呼和计算声!
“每天多2块?10天就是20块!”
“嘿!罗老板够意思!”
“那还行!等于一天42块了,虽然比粉墙少3块,但总比干等着强!”
“就是就是!罗总仁义!”
许金平脸上的阴霾也散开了,露出了笑容:“大明,这……这怎么好意思!”
“应该的!大家辛苦了!”罗明摆摆手,“许师傅,你的账:内粉25天* 45 = 1125元;涂料批灰6天* 40 = 240元;支援补贴:6天* 2 = 12元。应发:45*25+40*6+12=1377。对不?”
“对对对!太对了!”许金平连忙点头,心里那点不快彻底烟消云散。罗明这12块钱,不仅补了差价,更暖了人心。可惜的是它不知道在罗明那里已经失去了印象分了。
这次罗明带着点公事公办的感觉了,他本来开的工价就比当前的行价高五块,包吃包住包车费,已经算对得起这群家乡人了,许金平的手艺也就一个二把刀,但是各个工种都会一点,当时也是说都是亲戚,带个头去涂料组帮忙。
内粉组他第一个发许金平的钱也是想着让他配合下,哪知道他还有点不愿意的意思,差点闹起来。都是亲戚,还是组长,眼界就这么浅吗?本来干什么活都是工头分配的,哪有你是瓦工不管干什么活都是瓦工的工价的道理?
“好!签字按手印!”罗明数出13张100元(1000元),一张五十,3张10元,共1380元,没有一块的零钱,多包他三块递给许金平。许金平乐呵呵地接过,签好字。
“第二个,老陈(陈大柱)!”罗明念道。老陈就是刚才打牌最积极的那个。
老陈赶紧挤到前面,一脸期待:“罗总!”
“陈大柱,内粉工。12月25日至1月14日,内粉14天,工价45元/天。1月15日,内粉收尾,算1天。1月16日至1月25日,支援涂料批灰,10天,工价40元/天。预支款:1月5日预支100元。对不?”
老陈看着自己的小本子:“20天粉墙,1天收尾(也算45吧?),10天刮腻子。预支100。没错罗总!”
“支援补贴:10天* 2 =**20元**。”罗明补充道。
“哎哟!谢谢罗总!还有补贴!”老陈喜笑颜开。
算盘响:“应发:(20+1)* 45 = 21*45=945元+ 10*40=1345元+20元=1365元。扣除:预支100。实发:1265元。”
罗明数出12张100元(1200元),一张50元(50元),两张10块,共1270元,递给老陈。
老陈接过钱,蘸着唾沫飞快地数了两遍,大声道:“一分不差!谢谢罗总!罗总大气!”他美滋滋地把钱揣好,还不忘冲刚才牌桌上的对手李志远挤挤眼,气得李志远直翻白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