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句话一出,人事处的周康和技术处的汪钧脸色都有些不自然,暗自嘀咕刘总这不太讲究,把他们也拉了进来。
刘建国却未停口,继续问道:“或者是安全不达标?”他这副要什么给什么的姿态,又把质量安全处也拖下了水。
质量安全处处长贺致远满脸苦笑,却不敢争辩。刘建国上任一建总经理快一年了,除了刚上任时折腾了一下,之后便没什么动静,这次看样子是要借着集团公司的势头烧几把火了。如今安全问题频发,他要是敢保证安全方面没问题,刘建国只要往上一捧,立马就会露馅。本来大家说好一起支持副总兼工程处处长沈琛,可这时候他哪敢冲锋陷阵,只能看向沈琛。
“刘总,我能说几句吗?”沈琛开口。
“沈副总请讲。”刘建国道。
“其实按生产总量来算,我们一建绝对是领先的。常青花园这个项目,我们占了 55%,二建占 30%,武阳才占 15%,这就是武阳他们进度快的原因,他们的工程量还不到我们的十分之三,我们的工程量也几乎比二建多一倍。”沈琛解释道,“我们和他们比整体工程进度,本来就不公平。要比也该比生产产值、生产总量。”
“要不,沈副总去和集团说?”刘建国回应道,“当初集团划分任务时之所以这么安排,无非是觉得我们一建体量大,能承担更多重任。现在你要去跟集团说我们担不起这么大的责任吗?常青花园项目,我们没给支持吗?投入的资源比二建多了一倍还不止吧?可现在工程进度却比不过他们,你告诉我是谁的问题?”
他直视肖荣:“肖荣,你告诉我,你到底行不行?不行,就别占着那个位置。”
会议室里,空气仿佛凝固了。刘建国那句“你不行,就别坐那个位置”如同淬火的钢针,扎在每个人的神经上,却没有激起明显的波澜。在座的都是浸淫多年的老手,懂得喜怒不形于色的道理。
项目经理肖荣脸色瞬间褪去血色,嘴唇抿成一条苍白的线,放在桌下的手微微颤抖。他求助的目光投向沈琛,带着掩饰不住的惶恐。他知道,刘建国这次是借集团的不满,要拿他开刀祭旗了。
副总沈琛眼底闪过一丝愠怒,但面上依旧沉稳。
他端起面前的茶杯,慢条斯理地呷了一口,似乎在品味茶汤,也似乎在平复心绪。放下茶杯,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
“刘总,工作上的评价,还是要实事求是,全面考量。常青花园项目体量占整个工程的55%,涉及标段多、协调难度大,地质条件也比其他两家复杂,这是客观存在的困难。肖荣同志带领项目部,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克服了许多实际困难,推进到这个程度,并非毫无作为。集团只看相对进度,我们内部也要看到绝对工作量上的巨大差异。简单地以‘行不行’来下结论,恐怕有失公允,也容易挫伤一线同志的积极性。”
沈琛的话绵里藏针,既强调了客观困难,抬高了肖荣的“苦劳”,又暗指刘建国评价方式简单粗暴,不顾实际。他再次将目光转向一直沉默的王书记:“王书记,您是公司的掌舵人,经验丰富,您看呢?评价一个项目班子,是不是应该更系统、更辩证一些?”
王书记头发花白,面容和蔼,仿佛一位慈祥的长者。他靠在椅背上,手指轻轻敲着桌面,发出轻微的“笃笃”声。
他没有立刻回应沈琛,而是环视了一圈在座的各位处长。
他知道,沈琛这是在向他求援,希望他能压住刘建国的势头。但他更清楚,集团的压力是实打实的,刘建国作为改革派代表被派来,上面就是要他有所动作。他不想在退休前掀起太大风浪,但也不能完全无视刘建国的诉求。
“嗯,”王书记终于开口,声音平和,带着一种惯有的稳重,“建国同志提出的问题,集团的意见,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沈琛同志讲的实际困难,也确实存在。常青花园项目,是我们公司当前的头号工程,不能出纰漏,进度也不能拖后腿。”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肖荣身上:“肖荣同志,作为项目负责人,压力大是肯定的。但集团只看结果,不看过程。你再说说,除了工程量大的客观因素,项目部自身在管理上、组织上、技术上,有没有可以挖掘的潜力?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比如说,劳动力调配是否最优?工序衔接是否紧密?有没有窝工、返工的现象?”王书记的问题看似温和,实则点中了要害,这也是刘建国想逼问的。
肖荣额角渗出汗珠,他不敢再像之前那样轻飘飘地推卸责任。
王书记的态度明显是希望他拿出点干货来过关。他努力组织语言:“王书记,刘总,各位领导。项目部确实在全力推进。劳动力方面,我们已经饱和,再增加人手,现场管理压力更大,反而可能降低效率。工序上,我们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窝工返工……个别情况在所难免,但都在可控范围内。主要是……主要是协调难度大,几个标段的交叉作业面多,相互掣肘……”他又开始强调客观困难,但语气已不如之前强硬。
物资设备处处长庞英宇冷哼一声,毫不客气地插话:“肖经理,协调难度大是事实,但这不是进度滞后的唯一借口吧?我这边供应给你们的设备,可都是优先保障,没拖过后腿。但听说现场设备利用率不高,闲置、故障维修的时间是不是长了点?这管理上是不是也有提升空间?”
财务处处长窦清瑶也适时补刀,语气平淡却带着压力:“项目资金一直优先保障常青花园,从未短缺。但成本控制方面,肖经理,你们报上来的部分零星用工和材料损耗,是不是可以再抠细一点?开源节流,也是保障进度的一种方式嘛。”
PS:求五星好评,求发电。
喜欢1994从批墙开始崛起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1994从批墙开始崛起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